艺术个案研究 | 李峰真:“笔端乾坤”
李峰真(字峻清),1956年生于河南浚县,深耕艺坛四十余载,以笔墨为桥,贯通艺术创作与教育传承。早年师从安阳师院与河南大学美术体系,积淀深厚传统功底,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资深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委员,曾任鹤壁市美协副主席,并长期担任河南省美术教育教研工作,培育桃李无数。
其作品融中原文化精髓于笔墨,既有北派山水的雄浑气象,亦透文人画的清雅意趣。代表作被韩国、新加坡等国际机构收藏,镌刻于湖北鄂州莲花峰碑林、浙江安吉碑林,陈列于省人大、政协等重要场所,艺术成就载入《中国专家辞典》《河南省书画名家志》等权威典籍。
从黄河岸边的丹青启蒙,到跨文化对话的当代探索,李峰真的艺术轨迹始终扎根传统而面向时代。本研究聚焦其“师者”与“艺者”双重身份的互文性,透过教学手稿、创作真迹,探寻一位中原艺术家如何以笔墨重构文化基因,在全球化语境中书写本土艺术的鲜活生命力。
李峰真(字峻清,号墨韻轩主人),1956年11月生于河南浚县。1980年毕业于安阳师范学院美术专业,1991年入河南大学美术系深造。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研中心美术创作委员、河南省人大书画院理事,鹤壁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
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近四十年,现为副教授、市级优秀教师。曾任河南省教育厅中等美术职业教育教研员、河南省中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评审委员会成员。
多年来作品在国内外参展获奖,曾被韩国、新加坡、湖北鄂州市、湖北鄂州莲花峰碑林、浙江安吉市等书画院收藏、镌刻于碑廊,并且陈列于省人大、市委、政协办公厅。艺术成就收录于《中国专家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通讯录》《河南省书画名家志》等书。
地址:新乡市河南科技学院22号楼5楼东
云水八千里 笔墨一生情
再读实力派画家李峰真的山水画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中国文人眼中的山水历来被视为怡情写意的性情之物,每一位画家都在追求自己的“真山水”。当代实力派画家李峰真精于此道、勤于艺耕,颇有成就。
李峰真是笔者多年的老师,吾深知他是一位博学多识、书画兼善的艺术家,在书画创作方面有着自己的追求和价值取向。他注重表现和反映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通过艺术创作传达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体验与感悟。其书画作品有着丰富的生活内涵和文化意蕴。
李峰真性格耿直、宽厚,具有中原人特有的气质。长期以来,他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和书画创作工作。虽然教务繁忙,但他在书画艺术创作领域仍然孜孜不倦,进行执著追求和探索。中国画讲求以书入画。古人所谓的画法皆从书法来,指的是画法源于书法,或合于书法。李峰真善于把书法的用笔方法运用到写意山水画创作之中,其线条多富变化,充满着节奏感和韵律美。他笔下的山水峰岚叠嶂,深谷川流,云水交织,洋溢着阳刚壮美之风;山石生树,林泉潺潺,弥漫着阴柔灵秀之韵。尽显北方山水的磅礴雄浑。仔细观赏品味,他的山水在笔线墨痕构成之中,蕴涵着自然灵气、造化奇趣野逸;也包孕着画家的情思与寄托,给人以“境生象外”的审美感受。
“师古人兼师造化”是当代山水画家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的沧桑正道。李峰真正是在这一传统正道上,长期探索、勤耕不辍、成果丰硕、卓有建树。他师法古人是虔诚的,也是智慧的。清代石涛倡导“师古人之心”而非纯粹“师古人之迹”。这是“师古不泥”智慧的表达。然而,从山水的布局构图到笔墨语言,再到情趣意境,“似古人又不似古人”,有自家追求和个性面貌。尤其是他近些年作品,风格渐变,个性彰显,亦古亦今,自成境界。
中国画名曰写意,亦为写实,即抒写画家对现实生活和自然、人生的真实感受。明代文艺理论家李贽提出了“童心”的理论,“童心”即“真心”。李贽认为:“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这里的“真心”“真人”是艺术创作的根本要求。因此,艺术必须具有真实性。真,是艺术的第一要义,包括情真、志真、景真、事真、理真等,只有真实才会感人,只有真实才能使人信服,只有真实才能使人“进入角色”,才能感同身受。可以说,艺术的真实和思想情感的真实是李峰真绘画作品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