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朝华章》——王芳尔作品邀请展 | 2025
前言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在历史的长河中,华章是那些震撼人心的瞬间,是文明演进的激昂鼓点。从古老华夏的甲骨文开篇,一字一句,记录着王朝的兴衰、先民的智慧,开启了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序章,那是人类思想启蒙的璀璨华章。
在时代的浪潮中,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基石。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深度变革的伟大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相互交融碰撞,催生出无限的艺术活力与创新可能。
《岁朝华章》全国优秀艺术家作品迎春邀请展不仅是一场艺术的聚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它为艺术家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感受艺术魅力、领略时代精神的窗口。这个春天让我们相约,在艺术的海洋中,共赏岁朝华章,迎接新一年的美好!
王芳尔,生于1970年,河北省曲阳县西羊平村人。出生于雕刻世家,祖师冉武元,师父是刘大明。进修师于上海美院。年少时跟随祖师、太姥爷冉武元(工作于北京设计院。曾在上世纪建国初期参加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工程)学习传统雕刻技艺,从事雕刻艺术达三十余年,擅长雕制佛像、雄狮等传统雕刻。
现为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入选人才,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保定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河北省玉雕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北省雕塑行业协会雕塑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雕塑艺术指导委员会理事,曲阳玉雕协会常务理事,曲阳县玉雕行业协会理事。
在曲阳石雕传统手工艺技艺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在喧器的时代中坚守着。“原汁原味”的古老石雕技艺和纯手工技艺。在创作中继承了传统的曲阳石雕技艺,作品造型优美,构思别致,纹线流畅,形神兼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我认为、艺术的训练并不是完全与外在有关,而是与人的精神和情绪有关,通过训练的过程中,达到实破自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入对艺术的了解,而大多数人都把时间消耗在表面技巧演练上,却很少有人把时间花在基本功的练习上,这就是近代的雕刻之人把实战功夫演变成了套路的原因。
1992年参加西安碑林博物馆文化复制工作、并任艺术总监;
1994年参加上海博物馆文物复制工作、并任技术监监管;
1996年我工作室为上海博物馆做《四对石兽》荣获表彰;
1997年参加西安碑林博物馆文物复制工作,并任艺术总监;
2008年创作了玉雕《祝福奥运.狮世如意》表达对奥运的祝福;
2009年作品《月亮观音》、《坐兽观音》《三大仕》荣获首届河北省“雕刻学校杯”雕塑艺术大赛精品奖;
2013年作品《天下吉祥》荣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巧夺天工.金马奖”金奖;
2013年作品《观音驯兽》荣获第48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
2014年玉雕作品《和贵福寿》荣获杭州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
2015年作品《坐莲观音》荣获第50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
2017年在全国第三届石雕石刻设计大赛中,被组委会授予“大工匠奖”荣誉称号
2018年为我县玉雕行业作出突出贡献,被评“为模范个人”;
2018年收录至,“工美集_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信息库”平台;
2018年作品《和平》荣获第13届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金奖、沈丘第五届“中原玉博杯”金奖。
芳尔艺术尽芳华 ——记中国玉石雕刻艺术大师王芳尔
“一件好的雕刻作品,不单单是活在当下,更要活过这个时代。”王芳尔大师简单沉稳的话语,透露出对雕刻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时代担当。
王芳尔,生于1970年,河北省曲阳县西羊平村人,中国玉石雕刻艺术大师、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入选人才、保定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河北省玉雕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北省雕塑行业协会雕塑研究院副院长。
王芳尔出生于雕刻世家,年少时跟随祖师、太姥爷冉武元(曾工作于北京设计院,在建国初期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工程建设)学习传统雕刻技艺,从事雕刻艺术三十余年来,一直坚守着“原汁原味”的古老石雕技法和纯手工技艺。
王芳尔擅长佛像、动物等传统雕刻,作品构思独特,技法天工,出神入化,大家大艺,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展示着石的神韵,讲述着玉的故事。技术与技巧的完美融合。
曲阳雕刻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享有“雕刻之乡”美誉,是中国雕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曲阳雕刻技艺体现着东方神韵,蕴含着曲阳智慧,是技术与技巧的完美融合。
“做雕刻作品,有两个关键,一个是技巧,一个是技术,必须配合在一块儿,光有技术没有技巧不行,光有技巧没有技术也干不成。”王芳尔对技术与技巧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技巧就是把握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且做的东西是别人做不到的东西。技术是作品的和谐程度、形体比例。技巧比技术难得多,是多年实践的积累。”
作品的“把握性”要靠扎实的功底。王芳尔说:“艺术的训练并不是完全与外在有关,而是与人的精神和情绪有关。通过训练的过程,达到识破自我,对自己对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大多数人都是把时间消耗在了表面技巧的演练上,却很少有人把时间花在基本功的练习上,这就是近代的雕刻人把实战的功夫变成了套路的原因。”
“做一件作品,就一定要做好。我做作品从来就没有模型,没有泥塑稿子,整个作品已成竹在胸。成功作品的关键就是技术与技巧问题,这就是“把握性”,跟练武一样,练武不练功,到老一身空。”王芳尔的作品《六臂观音》,通过圆雕、浮雕、透雕等雕刻技艺,将观音、飞天、神兽、童子等形象进行有机结合,活灵活现,唯美大气,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是技术与技巧完美融合的代表作品。
传承与创新的完美呈现
曲阳雕刻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曲阳雕刻匠人的传承与创新,智慧与汗水。王芳尔用自己的作品实践着对曲阳雕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传承的是雕刻技艺,创新的是雕刻精神。
“我的创作理念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这是我最大的理念。”秉承这种创作理念,王芳尔大师每一件雕刻作品都是创新,每一件作品看似像一件古老的东西,实际上是别人没有做过的,具有“唯一性”,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地万物融合共享。王芳尔的雕刻作品将人物、动物、花草完美融合在一块儿,主体是人,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作品《中华狮》、《和贵福寿》、《自在观音》、《天宫乐伎》、《包容》等代表作品,无不透露出王芳尔大师开放包容、精细唯美的创作理念。
作品与人品的完美诠释
“作为雕刻匠人,我们应该树立流传理念,不能只为了挣钱,要让我们的雕刻作品成为后人的一笔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用作品延续我们的艺术生命。”王芳尔大师如是说。王芳尔用汗水雕刻人生,用作品诠释文化。
王芳尔为人质朴、和善、执着,其作品尽显大爱、大德、大艺。他的作品曾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巧夺天工·金马奖”金奖、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全国第三届石雕石刻设计大赛“大工匠奖”、第13届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金奖等多个国内大奖。
2019年,王芳尔在曲阳县羊平镇艺术家部落创办了王芳尔艺术馆,馆内陈列了王芳尔大师雕刻艺术作品50余件,代表作品有《盛世和平》、《天下吉祥》、《普度众生》、《和平》等。今年6月,作品《吹箫引凤》、《博爱》成功入选“相约2022·艺术让冰雪更美好”首届中国百名艺术家主题作品展。
走进王芳尔艺术馆,就仿佛走进一座艺术的殿堂。走近王芳尔大师,就像是与曲阳雕刻艺术的一次亲密握手、与曲阳雕刻文化的一次深情对话。
——王天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