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物

丹青万象——中国画的意境与传承

时间:2025-05-18 08:56:55 来源:zgwhb.cn 编辑:佚名 阅读:手机版

丹青万象——中国画的意境与传承

 

媒体支持

《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网》

《凤凰新闻》《文艺周刊》《中国文化报》

《文化艺术网》《中国艺术报》

 

 

中国画,作为东方艺术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哲学思考。它以笔墨为语言,以宣纸为天地,将山水、人物、花鸟等自然与人文意象凝练于方寸之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无论是巍峨山水的壮阔、人物神韵的生动,还是花鸟草虫的灵趣,中国画始终追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既是对自然的摹写,更是对心灵的映照。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最为深邃的门类之一。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文人精神的寄托。自魏晋南北朝肇始,至唐宋蔚为大观,山水画逐渐从背景升格为主体,成为画家表达宇宙观与人生哲思的媒介。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雄浑的笔墨勾勒出山峦的巍峨,传递出“天人合一”的崇高意境;而元代倪瓒的《容膝斋图》则以疏淡的笔触营造空灵之境,展现隐逸之士的超然情怀。山水画的留白、虚实、远近等技法,无不体现着道家“无为”与禅宗“空寂”的思想,让观者在尺幅之间游目骋怀,感受天地之大美。  

人物画则以其叙事性与传神性,记录着历史的风云与人性的光辉。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到吴道子的“吴带当风”,人物画始终注重以形写神,通过线条的韵律与色彩的淡雅,捕捉人物的内在精神。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以严谨的笔法再现了吐蕃使者朝见唐太宗的场景,不仅是一幅历史画卷,更是一曲盛世华章;而明代陈洪绶的《水浒叶子》则以夸张变形的造型,赋予草莽英雄以鲜明的个性。人物画既是对现实的反映,也是对理想的追求,它让历史人物鲜活于纸上,也让神话传说永驻人间。  

花鸟画,则是中国画中最富生命情趣的题材。它肇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至宋代达到写实的高峰,而后又融入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徐熙的“野逸”与黄筌的“富贵”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取向,而宋代崔白的《双喜图》则以动态的构图捕捉了自然界的瞬间生机。明清以降,八大山人的孤傲荷花、郑板桥的劲节墨竹,无不以物喻人,借花鸟抒发胸中块垒。花鸟画的魅力在于其以小见大,一草一木皆可成诗,一羽一鳞皆可入画,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万物的细腻观察与深切热爱。  

中国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与书法、诗词、印章的紧密结合,形成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艺术形式。一幅佳作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交响。文人画的兴起,更使得绘画成为士大夫修养心性的途径,画品即人品,笔墨即性情。从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到石涛的“一画论”,中国画的理论与实践始终在写实与写意之间寻求平衡,最终指向的是超越形似的精神自由。  

今天,我们回望中国画的传统,不仅是为了领略其艺术魅力,更是为了探寻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时代,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依然能够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栖息之地。无论是山水画的宏大叙事、人物画的深刻写照,还是花鸟画的灵动诗意,它们都在提醒我们:艺术的真谛,在于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共鸣,与心灵同行。 

 

展出作品欣赏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宣州谢眺楼钱别叔书诗意图》

卢禹舜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款识:卢禹舜

钤印:卢 禹舜

 

《山水》

卢禹舜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款识:卢禹舜

钤印:卢 禹舜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酒肆独酌诗意图》

卢禹舜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款识:卢禹舜

钤印:卢 禹舜

 

《汲水图》

周思聪

软片 设色纸本

69×48cm

题识:己未春思聪写

钤印:思聪

 

《人物》

周思聪

软片 设色纸本

69×48cm

题识:思聪写于东郊

钤印:思聪

 

《集市归来》

周思聪

软片 设色纸本

69×48cm

题识:庚申夏思聪戏写

钤印:周

 

《国熟图》

周思聪

软片 设色纸本

69×48cm

题识:己未思聪写

钤印:思聪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山水四帧》

陈玉圃

软片 设色纸本

54×47cm*4

题识:陈玉圃

钤印:陈玉圃印

 

《竹鸟》

韩天衡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9cm

题识:甲申大寒不寒豆庐韩天衡遣兴

印文:韩 天衡

 

新雨初临润柳腮,风摇嫩蕊映阶台。

燕穿细雾寻巢返,一抹春光入目来。

《春雨初晴》

白雪石

软片 设色纸本

103×68cm

题识:癸亥十月雪石

印文:白雪石印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水》

秦岭云

立轴 设色纸本

96×58cm

款识:七二叟秦岭云

钤印:秦 岭云

 

攀山上下依索道,石阶猕猴把路拦。

山陡林密幽中险,云绕道观一仙苑‌‌。

《神农山麓》

秦岭云

立轴 设色纸本

67×45cm

题识:庚卯三月于北京岭云

钤印: 秦岭云

 

《临池志逸》范曾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题识:岁癸卯十翼范曾

钤印:十翼范曾 范曾长寿

 

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人谓客行乐,客行苦伤心。

《山野苍茫》

冯大中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 cm

题识:庚辰夏月伏虎草堂主人大中

印文:冯 大中之鈢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水四帧》

曾宓

软片 设色纸本

69×46cm*4

款识:三石楼主

钤印:三石楼主

 

昔人好沈酣,人事不复理。

但进杯中物,应世聊尔尔。

悠悠天地间,媮乐本无愧。

诸贤各有心,流俗毋轻议。

《七贤雅集图》

王明明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款识:岁在癸未仲秋明明画潜心斋

钤印:王明明印

 

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弥勒佛》

吴山明

立轴 设色纸本

68×49cm

款识:戊子山明画

钤印:吴 山明之鈢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雪韵图》

姚有多

立轴 设色纸本

68×68cm

题识:丁丑年有多写

钤印:姚 有多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旭日东升图》

岑学恭

软片 设色纸本

67×51cm

题识:一九八二年元旦学恭

钤印:岑 学恭长寿

 

群虾戏水乐无边,百态千姿映眼前。

墨色淋漓情未尽,神来之笔画流年。

《群虾图》

许麟庐

立轴 水墨纸本

99×54cm

题识:安海许麟庐写于京华海浣

钤印:许 麟庐

 

《孔雀》

袁晓岑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题识:辛酉冬袁晓岑

钤印:袁晓岑印

 

华亭双鹤白矫矫,太湖四石青岑岑。

眼前尽日更无客,膝上此时唯有琴。

洛阳冠盖自相索,谁肯来此同抽簪。

《岸金秋》

袁晓岑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款识:癸亥九月袁晓岑

钤印:袁晓岑印

 

移家到渚滨,沙鸟便相亲。

地僻偏容懒,村荒却称贫。

犬随春馌女,鸡唤晓耕人。

愿得无愁事,闲眠老此身‌。

《沙鸟聚相亲》

方济众

立轴 设色纸本

68×46cm

款识:一九八五年冬济众于临潼

钤印:方 济众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鹭》

周京新

软片 水墨纸本

68×68cm

题识:二零零七年八月京新画羽南京黄瓜园

钤印:周京新印

 

《鹭》

周京新

软片 水墨纸本

68×68cm

题识:二零零八年京新画

钤印:周京新印

 

《院子》

周京新

软片 水墨纸本

68×68cm

题识:二零零八京新画

钤印:周京新印

 

《园》

周京新

软片 水墨纸本

68×68cm

题识:二零零八年京新画

钤印:周京新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雍华》

何水法

软片 设色纸本120×96cm

题识:甲午何水法写

钤印:何 水法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湘南已见俏花枝,北地群峰白似云。

雾蒙松柳娇含玉,处处银珠踏星月。

《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

何水法

镜心 设色纸本

136×69cm

款识:甲申冬何水法

钤印:何 水法

 

《倾阳》

何水法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款识:何水法写

钤印:何 水法

 

《露和风清舞春红》

何水法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款识:甲午夏初何水法写

钤印:何 水法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百花盛开》

郭怡孮

软片 设色纸本

68×68cm

款识:怡孮

钤印:郭 怡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杨晓阳

托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题识:乙酉初夏写于古都长安城南吉祥村晓阳振笔划之

钤印:杨晓阳印

 

《人物》

梁占岩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题识:辛卯早冬作于掇英斋占岩

钤印:梁氏 占岩

 

悠悠逝川,矫矫逸民。

携书相从,敷席水滨。

支颐负暄,挥羽却尘。

蹑屐远道,隐几重茵。

幽响中发,虚觞载陈。

投我嘉宾,含和茹醇。

优哉悠哉,及兹良辰。

山有鸣鸟,郊有游麟。

济济以宁,我怀古人‌。

《竹溪云逸图》

梁占岩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题识:占岩

钤印:梁氏 占岩

 

《秋熟图》

刘万鸣

软片 设色纸本

68×33cm

题识:丙申吉月吉日万鸣写于鹤鸣堂上

钤印:刘 镏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早秋宿田舍》

刘万鸣

软片 设色纸本

61×45cm

题识:丙申年立秋之日録万鸣于朱雀门藏艺书屋并记之

钤印:万鸣

 

《月黑风高迅似飞 秋田熟处野猪肥 诸军火器年年给 不为天山看打围》

刘万鸣

软片 设色纸本

61×52cm

题识:乙未年秋月万鸣写于西城区朱雀门藏艺术屋

钤印:刘 万鸣

 

明月大悲院裹斋,铁围山岳尽冲开。

猪头象鼻,乌觜鱼腮。

石人抚掌呵呵笑,寒山拾得在天台。

《踏秋》

刘万鸣

软片 设色纸本

60×41cm

题识:万鸣居朱雀门上

钤印:刘 万鸣

 

《牧驴归来》

李宝峰

立轴 设色纸本

137×67cm

题识:甲申年春月于日照甘肃宝峯

印文:李宝峰印

 

深山融暖光,和煦满山岗。

松涛与鸟语,共舞在云上。

《春山秀色》

姚鸣京

立轴 设色纸本

137×68cm

款识:信士鸣京

钤印:鸣京

 

《云谷无声图》

姚鸣京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9cm

题识:信士鸣京画中央美院

印文:鸣京

 

《琼花翠屏》

方楚雄

软片设色纸本

137×49cm

款识:丁酉楚雄画

钤印:方楚雄印

 

《竹林姑娘》

钟增亚

立轴 设色纸本

69×41cm

款识:钟亚画于北京

钤印:钟

 

山崦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

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

《山水》

曾宓

立轴 设色纸本

135×67cm

款识:己卯春三石楼主写于钱塘江畔

钤印:曾宓之印

 

《阡陌晓烟》

张捷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款识:癸未仲秋皓月当出奎庐半白写意

钤印:半白 张捷

 

《山水》

黄格胜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题识:二零一五年五月写于云宝山青山寨格胜

印文:黄 格胜

 

《天高日暮雪山寒》

杜滋龄

软片 设色纸本

137×68cm

款识:乙酉年秋月杜滋龄作

钤印:杜滋龄印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此余旧作也,辛酉得诸箧中,

用板桥老友句,漫题其上,

以复老阜左右,书之合作也。

 

《芭蕉竹石图》

郭石夫

软片 设色纸本

138×67cm

题识:辛卯初夏石夫六十长寿

钤印:郭石夫印

 

《藕花莲叶图》贾广健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题识:己丑秋月写于北京藕香馆贾广健

钤印:贾氏 广建

 

龙盘虎踞势轩昂,万里长虹卧大江。

吞吐风云千古事,气冲牛斗射天狼。

《龙起云兴》

范扬

软片 设色纸本

97×58 cm

题识:甲辰范扬

印文:范扬之印

 

《山中悟道》

范扬

软片 设色纸本

70×39cm

款识:辛卯范扬

钤印:范扬之印

 

《瓜果》

老圃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款识:己亥秋老圃

钤印:老圃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

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

《清风》

刘国辉

立轴 设色纸本

68×68cm

题识:登夏于湖上长乐乐轩姑苏国辉画

钤印:刘国辉印

 

《山里姑娘》

刘国辉

立轴 设色纸本

123×67cm

题识:己亥春暮姑苏国辉画

钤印:刘国辉印

 

中山清赏好家风,父母犹能说此翁。

谁与画图传浙右,更馀诗句满江东。

日边纵识双凫舄,天上难留一马骢。

投绂归来名愈重,橐金虽尽乐何穷。

《清赏图》

苗再新

软片 设色纸本

69×68cm

题识:岁在辛卯之夏苗再新

钤印:苗再新印

 

《佛国大九华》

郭公达

软片 设色纸本

138×69cm

题识:己卯年秋公达画

钤印:郭公达

 

古风润色当风流,山中幽界神女在。

汉唐盛世梦世界,前朝古史六月开。

《人物》

丁绍光

软片 设色纸本

69×69cm

题识:DingShaoGuang丁绍光1991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山中小屋》

方骏

软片 设色纸本

70×44cm

题识:甲申春月于金陵方骏

钤印:方骏

 

《山中小屋》

方骏

软片 设色纸本

94×52cm

款识:大一乘桑子介庵清平乐东堂清平乐于金陵方骏

钤印:方骏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光。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天山牧歌》

赵振川

软片 设色纸本

138×69cm

题识:乙酉年春月振川写于古城长安

钤印:赵振川印

 

四面青山环碧水,一湾绿树映红霞;

两三白鹭飞天际,几只黄鹂唱柳桠。

《碧水湾》

苗重安

软片 设色纸本

137×68cm

款识:苗重安画

钤印:苗重安

 

《印度少女》

王有政

软片 设色纸本

127×69cm

款识:甲午中秋有政画于古长安

钤印:王有政印

 

《仕女图》

崔景哲

软片 设色绢本

50×47cm

题识:景哲

钤印:崔景哲印

 

《仕女图》

崔景哲

软片 设色绢本

50×47cm

题识:景哲

钤印:崔景哲印

 

《少女》

蔡超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7cm

款识:蔡超画

钤印:蔡超

 

《醒眼辨是非善恶 除妖魔者钟馗》

蔡超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cm

款识:丙申蔡超画于北京陶然亭

钤印:蔡超

 

《笙歌恋》

蔡超

软片 设色纸本

137×68cm

题识:蔡超

钤印:蔡超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趣图》

李宝峰

软片 设色纸本

98×97cm

题识:庚辰年冬月于兰州宝峰

钤印:李宝峰印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曹德兆

立轴 设色纸本

131×66cm

题识:癸未冬月曹德兆

印文:德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大展宏图》

王书平

软片 设色纸本

138×69cm

款识:书平画

钤印:王书平印

 

文章关键字: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