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同梦》——叶其青艺术作品展 | 2025
前言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在亚洲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冰雪运动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独特光芒,而亚洲冬季运动会则是亚洲各国文化与精神交融的大舞台。冰雪,具有纯净、坚韧的特质,它象征着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面对自然与挑战时的顽强意志。每一片雪花独一无二,恰似亚洲各国各具特色的文化,在冰雪世界里汇聚一堂。
艺术家是时代精神的敏锐捕捉者和生动诠释者。这些艺术家们在冬运会的大背景下,用他们的创造力为冰雪的世界注入别样的色彩。将冰雪运动的活力与亚洲同心的理念融入书画作品之中,讲述着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拼搏故事,诉说着亚洲各国人民追求共同发展、和谐共处的心声。它们见证了亚洲冬运会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亚洲人民在冰雪世界里同心同力、共创美好未来的伟大愿景。亚洲冬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盛事,更是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契机,而书画艺术在其中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艺术在时代和民族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样,承载着文化力量,表达着亚洲的团结奋进精神。
艺术是作为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表达载体,与体育有着天然的契合。此次主题作品展,是艺术与体育的深度对话,是艺术家们用独特视角对冬运会的精彩解读。让我们在2025乙巳蛇年这个充满变化与机遇的时刻,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走进这场丰富的艺术旅程。愿本次展览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迪,以及未来创作与探索的源泉。
叶其青 1949年生,广东顺德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原佛山画院院长。“岭南水乡画”发起人及标志性画家。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国内大展,并曾于中国美术馆、广东画院及台湾、香港、加拿大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国家画院)、北京画院、中国军事博物馆等专业机构及国内外的一些政企集团、个人藏家所收藏。
出版有《叶其青画集》、《乡土中国·叶其青》、《岭南水乡画法》、《耕者·叶其青》、《中国美术家大系·叶其青卷》等专集多种。
这里是一片沉静的沃土,这里是一座幽深的山庄。这里有一位真诚执著的耕耘者,毕生忠守着他那一小方砚田,领我们走入岭南珠水的乡间小路,引我们做一番赏心悦目的精神旅行。
叶其青
《火凤凰》
绢本
90×85cm
果蔗青竹披挂的露珠映出了田园的晨曦,香雾弥漫的河滩伴着鸡鸭的鸣唱,春雨疏疏的古榕下传唱着水乡的歌谣,青山绿水中的白鹭在悠然起舞。还有那静谧安详的老镇,幽幽庭院的晚风,盘龙古藤下的浓荫,雨打芭蕉下的母子情深……一幅幅敞开了的画卷娓娓讲述着动人心弦的岭南乡情,就像一首首清新秀逸的田园诗,平淡而又隽秀,婉约而又真挚。
叶其青
《年华》
绢本
60×45cm
正是从岭南珠水的生活沃土中,从墨海丹青的潜心求索中,走出了一位澹泊明志的田园画家——叶其青。
叶其青
《榕浦风清》
绢本
100×83cm
家道的清贫,生活的磨难,却又有一个关注自然、热爱大地的高尚心灵。家乡的风情,故土的语境,滋润着一个渴求真诚、守望艺术的纯真灵魂。动情的田园画卷后面,是一条艰险崎岖的自我探求的苦路,是一双经过诚、智、忍的洗礼,珍藏着真、善、美的画家的眼睛。
叶其青
《三月轻寒》
绢本
90×82cm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是一切真诚的艺术家奋斗的苦路。一个多世纪以前,凡高在阿尔寻到了他生命中的太阳,而高更则在塔西堤岛留住了他布道的圣光。或许今天,就在这岭南珠水的乡间,画家叶其青能以他忠守砚田的耕者姿态,用他真诚清新的田园诗画,带给人们一片安详沉静的春光,托起一阵明丽和煦的春风。
叶其青
《铁柏玉兰》
绢本
88×68cm
广东珠江三角洲星罗棋布的村镇中,有一个容奇镇,容奇镇有许多画家,容奇画家中有一个带头人,他就是叶其青。
叶其青
《庭井春深》
绢本
60×45cm
容奇镇以“画乡”闻名于美术界。1989年在广州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部分)就是由容奇镇的企业集资数十万元支撑办起的。在这样一个富足的小镇上,一群业余画家辛勤耕耘,创作活动欣欣向荣,被称为“植根沃土,花发岭南的一枝独秀”。叶其青既是容奇画乡的一名成员,又是容奇画乡的带头人。在苦心经营自己的艺术和苦心经营容奇画会这两个方面,叶其青付出了同样多的心血。有人评价他是在通向世界的乡间小道上前行的苦行僧。
叶其青
《推窗时有雾飘来》
绢本
100X82cm
叶其青青少年时期处境艰难,没有进过美术院校,却有过当搬运工、勤杂工、小职员的经历。70年代初,他的作品在广东省美展展出,自此开始了艺术生涯。他自己感到,从事绘画创作,主要靠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理解和由此而来的感悟。他的画几乎都是在实地写生的基础上完成的,但其中又有一个“生长”的过程,可以说他的作品是对境写生的种子萌发而成的新生命。过去人们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用这句话来形容叶其青的画与珠江三角洲的田园村镇之间的关系,也相当贴切。看他的画,如行于南粤乡镇田野中,人们在赞叹南国水乡的幽趣的同时,也赞叹善于捕捉这种趣味的眼睛和心灵。
叶其青
《万亩秋光聚一园》
绢本
100×85cm
许多人都注意到写生是叶其青创作的重要基础,但坚持不懈地行路、写生,只是叶其青艺术创作中的环节之一。如果他在面对南国乡野景色时没有对水墨画艺术和绘画形式规律的思考理解,就不可能拿出成功的作品来。在容奇画展中,有时可以看到好几位画家描绘同一实景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传达同一实景的特殊趣味方面,各有不同特点。而在叶其青的画上最富“画意”的是对形式结构的精心处理,这使他的画在表现南国乡土生活的清新、亲切之外,还具有单纯、洗炼且富于抽象性的形式节律。那些由草木、云水、舟桥、竿栏……组成的图形,俨然是按照大自然形式美的规律“布置”生成。这使我们感到,写生并不是叶其青创作的全部秘诀,他并不是被动地“反映”生活。
叶其青
《野园秋淡图》
绢本
90X80cm
工笔和水墨写意的结合,是叶其青作品的一大特色。精工细作而不失之于繁冗雕琢,他在有些方面吸取了水彩画和版画的手法,这使画面色彩效果丰富,外轮廓线的构成富于表现性,整体上具有装饰性,该下工夫的地方把工夫下够,精微周密得使人赞叹;能放松的地方大胆简化,保持疏淡松动,使画面远看近看都有视觉艺术效果,又突显了水墨画的灵动韵致。如果没有这种对比,这些作品就会显得板滞。
叶其青
《昨夜秋风》
绢本
60×45cm
叶其青的绘画题材都来自真实生活,但有时也含有某种象征意味,这不是对人所共知的文化符号的借用,而是对自然物象形体构成或动势的集中和夸张,它给观众以宽广而又模糊的启迪,使观众感受到诸如生命的坚韧和昂扬等人文精神。而当他用广东前辈画家常常采用的手法、题材创作时,便显得一般化,失去了他的艺术个性。叶其青很珍视岭南诸家的艺术经验,但他面前非解决不可的课题之一,正是跳出岭南诸家风格的樊篱。
叶其青
《朝林翠露》
绢本
90×80cm
仔细看叶其青的作品,便会发现,他最吸引人的作品,是那些表现了容奇以及附近水乡村镇田园特殊景色的作品。这使人们认为叶其青是属于“容奇画派”的,“容奇画派”的代表画家。我觉得“容奇画派”目前只能以艺术活动的特有方式和题材趣味的独特性而成立。叶其青和他的年轻画友们,还需要探寻属于自己这个群体的独特艺术形式,纯化他们共有的艺术理想。
叶其青
《桂圆香》
绢本
60×45cm
和所有的“画乡”一样,容奇画家们也是凭借对乡土、民俗的亲情这一优势,引起美术界关注的。这本是顺理成章的发展,但容奇画家们(至少是其中几位)已经开始将他们的眼光扩展到乡土、民俗之外,他们正在向关注绘画本体发展。乡土、民俗亲情对目前的中国画创作来说,既可充实现代艺术观念和样式,又有助于鉴选传统绘画形式和技法。叶其青和容奇画家们以它为起点,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如果将它作为创作的“最高纲领”,却是不明智的。作为容奇画家的带头人,叶其青的艺术成就早已迈过了“画乡”作者的阶段,进一步处理好乡土民俗与更高更广的艺术追求的关系,将会对他长远的艺术发展产生影响。
叶其青是一个倾全部心力于艺术创作的人,在当前画坛以“艺术活动”为重心,以“艺术地活着”为追求的风气盛行之际,让更多的人了解他和他的艺术是一大好事。
叶其青
《芳泽》(局部)
绢本
155×110cm
叶其青
《江海门户》
绢本设色
155×230cm
叶其青
《漫天春雨化绿霞》
绢本
115×83cm
叶其青
《清霞晓月》
绢本
110×150cm
叶其青
《一树春秋》
绢本
110×150cm
叶其青
《果熟催香图》
绢本
98×88cm
叶其青
《瓜果》
扇面(绢本)
叶其青
《虫草》
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