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物

艺术个案研究 |向新元:苍茫高原

时间:2025-04-02 13:36:00 来源:zgwhb.cn 编辑:佚名 阅读:手机版

艺术个案研究 |向新元:苍茫高原

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镜像,始终以感性形式编码着个体与时代的双重记忆。在全球化与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生态的当下,艺术创作已突破地域与媒介的藩篱,成为跨文化对话的活性载体。本研究以艺术家个案为棱镜,旨在穿透作品表层的形式美学,探求其背后交织的文化基因、心理图式与社会能量场。

传统艺术史研究常受限于风格演进线性叙事或天才论范式,易将艺术家简化为艺术运动的时间注脚。本课题则尝试构建“微观—中观—宏观”的三维研究模型:通过视觉符号的考古学解构(微观),还原个体创作系统的生成密码;借助跨地域艺术家社群的比较研究(中观),定位个案在文化迁徙中的坐标位移;最终连接后殖民理论、媒介生态学等视角(宏观),揭示艺术实践如何作为社会变革的隐形推手。方法论上,除图像志分析与档案梳理外,更引入数字人文工具进行创作母题的语义网络建模,并采用参与式民族志深入艺术家工作室,捕捉未被文本化的创作现场逻辑。

此研究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填补某艺术家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更试图回应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危机——当NFT艺术颠覆物质性、AI创作挑战作者主体性时,个案研究如何超越传记式书写,成为解码文化转型的密匙?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能为艺术社会学提供新的分析单元,同时启示文化机构构建更具生态性的艺术评价体系。

全文将以“创作语言的重构—文化身份的协商—社会介入的路径”为线索,在流动的现代性语境中,展开一场关于艺术主体性如何在不同权力场域中自我重塑的思想实验。这既是对个体艺术生命的深度凝视,亦是对艺术何为的当代诘问。

 向新元,生于1949年,四川岳池人。1965年考人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9年考人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色彩班。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三级教授,1996年至2006年,曾任西华师范大学(原四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原美术系)院长。四川轻化工大学客座教授。2010至2013年任四川托普学院数字艺术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市高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著名水彩画家,美术教育家,重庆市首届巴渝学者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

出版有个人画集、理论专著和高校美术专业教材等多部,其美术作品多件数十次参加过国内外重大展览,不少作品获奖或被国内外高校美术馆或文化机构及个人收藏。

 

向新元的绘画作品注重对光、色的研究,尤其是水彩画。经过多年不断的尝试与拓展,他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绘画技法,刷新了人们对水彩画的认识,丰富了水彩画的发展。同时,他的作品不乏对藏区题材的挖掘,这和他多年生活在藏族地区息息相关。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与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藏区生活的眷恋。向新元不仅勤于钻研,而且敢于突破,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造诣。他的身份不仅是画家,也是现代美术教育家。

 

《金色香巴拉》水彩 78x106cm 2011年

 

向新元的作品从创作类别来看主要分为布面油画和纸本水彩。其代表作品包括:油画《格桑花开的时候》《祭系列》(四件)《喜马拉雅》《十月的白伊村》等;中国画《暮雨》《九月的市场》等;水彩画《康巴康巴》《梦回高原系列》《旅途》《苍生》《父与子》。

 

《康巴.康巴》水彩 78x108cm 2005年

 

由此可见,向新元对于其作品要求是很高的,对色彩的研究达到较高的水平。

向新元参加美展和理论成果:个人曾有数十件美术创作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和国外重大展览,并二十余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专业学术奖。多件美术作品发表于《美术观察》《美术》等国家级专业学术期刊,以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并通过中央电视台、各级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展示;作品被辑入各种专业画集,数十件美术作品被国内外相关专业机构或个人收藏。

其公开发表多篇论文,曾担任西华师大《油画》精品课程领衔人,主持省级和校级课题两项。个人出版物包括《向新元画选》、理论专著《美术之美——绘画理论与技法》,合著《康巴藏族民间装饰》和《构图·创作》等。

油画作品《格桑花开的时候》《祭系列(之四)》《喜马拉雅》,中国画《暮雨》《苹果之乡》《九月的市场》等入选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美展和出国展,部分作品获全国奖、省级奖,并被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收藏。

发表的学术论文包括《论梵·高的艺术》《对绘画色彩语言的思考》《“鉴戒”与“畅神”——中国早期绘画功能说初探》等多篇。

出版著作涵盖理论专著《美术之美——绘画理论与技法》、个人专集《向新元画选》,合著《康巴藏族民间美术》《构图·创作》等。

 

《旅途》水彩 78x108cm 2007年

 

名家评论:

向新元是一位写实画家,他艺术的根深深地扎在生活的沃土里。他爱生活,爱自然,更爱艺术,爱得近乎痴迷。他严肃地对待人生、对待艺术,严得近乎苛刻。他把满腔深情倾注在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作品里,并奉献给我们——真实、自然、亲切,毫无雕凿、粉饰和作态;他的艺术既朴实,又华丽,其格调既庄重、严谨,又平易近人;不媚俗,也不故作高深。总之,从向新元的作品里,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现实主义艺术无穷的生命力。他说:"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互应的关系极其丰富、微妙,现实主义艺术远远没有穷尽。我将永远探索其中的秘密。"他正值盛年,心态平和,淡泊名利,从不追逐时尚,更无哗众取宠之心。我相信,他还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引自前四川美协主席钱来忠文/《沃土拾珍——读向新元的艺术》

 

作品赏析

 

《人物头像写生》水彩60X60cm 1988年


局部


《梦回高原三联画(左),格桑花开》水彩 78x108cm 2003年


《梦回高原三联画(中),阿嫫的歌》78x108cm

 

《梦回高原三联画右,激情乡巴拉》水彩 78x108cm

 

《日蚀》水彩 108X75cm 2004年


《苍生》水彩 78×108cm 2006年


《萝卜寨的孩子》水彩 108x78cm 2008年


《父与子》水彩 78x108cm 2010年


《母与子》油画 80X80cm 1988年


《扎西》油画 60×80cm 1990年


《旅途局部》水彩


《金色的拉那贡》油画 118×118cm 1991年


《祭.之一》油画 132x106cm 1991年


《祭.之四》油画 132x106cm 1991年


《祭.之二》油画 96x118cm 1993年


《喜马拉雅》油画 138X168cm 1992年


《新娘》油画 136x108cm 1993年


《十月的白伊村》油画 75x95cm 1994年


《无题》油画 80X100cm 1995年

 

《路》油画 80×100cm 2003年

 

《山那边》油画 116X138cm 2004年

 

《退休干部阿登》油画 116x138cm 2006年

 

《喇若》油画 100Ⅹ80cm 2006年

 

《秋阳》油画 126Ⅹ138cm 2007年

 

《原野之歌》油画 106X138cm 此系正稿


《古道》油画 80x60cm 2019年


《大凉山的母亲和她的儿女》油画 180x160cm 2019年


《迤沙拉》油画 80x100cm 2024

 

《尼玛大爷》油画 118X136cm 2024年


《高原之上》油画(未完成)220x180cm 2024年


《于无声处》油画 160x180cm 2025年

 

文章关键字: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