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王胜芳
前言
中国文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展现新时代的壮阔气象,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书写新时代的恢宏史诗,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不仅是对文化地位的肯定,更是对艺术使命的召唤。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人民,更应回归人民,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这要求我们,在创作中,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从人民的喜怒哀乐中汲取灵感,用艺术的语言讲述人民的故事,展现人民的风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艺术的源泉。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只有扎根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为人民而艺术”,意味着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是对艺术家的期许,也是对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艺术作品应当是人民情感的共鸣器,是人民生活的写照,是人民精神的食粮。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艺术的种子在人民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用艺术的光芒照亮人民的心灵,让“为人民而艺术”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行动指南,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王胜芳,1962年9月生于湖南绥宁,祖籍江西泰和。研究生学历,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移民中心原二级巡视员,湖南省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水文化研究会会员。自幼学书,数十年坚持临创,早年入选全省中青年书法骨干培训班学习,拜书法名家颜家龙、史穆先生为师,书入正途;后入选由书法名家刘文华先生创办的旷深文化“文渠”书法高级研修班学习,深得刘文华先生教诲。以“专业追求、守正出新,百姓喜欢、专家点头”为书学定位,初学颜鲁公,进而王羲之、孙过庭、赵孟頫、赵之谦,并爱习魏碑《元诠墓志》等,又得周俊杰、龙开胜等名师当面指点。注重“字”外功夫,为人正善,喜读书,文史哲美学及书法理论兼修,爱好文学,坚持写作,有多篇散文在《散文精选》《湖南日报》、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等媒体发表。书法作品彰显“书卷气”,多次发表于省级以上报刊,50余次参加省级以上书展或获奖,并被湖南大学图书馆收藏。湖南张家界、贵州千户苗寨等风景名胜区刻留其书法匾额楹联。2020年9月28日,《青少年书法报》“名家”专栏整版推介其书艺。
王胜芳,一位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精湛的书艺,在湖南省乃至全国书坛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的艺术之旅,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山水长卷,既有山川的壮阔,也有溪流的细腻,展现了一位书法家的全面修养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学书之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王胜芳自幼便踏上了学书的征程,他的书法之路是一条不断汲取传统精华,同时融入现代审美意识的旅程。他初学颜真卿的雄浑大气,后又深入王羲之、孙过庭、赵孟頫、赵之谦等大家的笔墨世界,更是在魏碑《元诠墓志》中找到了新的灵感。他的书法,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乏时代的气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师承与研修:名家的启迪与教诲
王胜芳的书法成就,离不开名师的指点和自身的勤奋研修。他先后拜颜家龙、史穆等书法大家为师,又在刘文华先生的“文渠”书法高级研修班中深造,得到了周俊杰、龙开胜等名师的当面传授。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书法技艺,更深化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书卷气韵:内外兼修的艺术追求
王胜芳的书法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书卷气”。这不仅体现在他对书法技巧的精雕细琢上,更在于他对“字”外功夫的重视。他热爱读书,文史哲美学及书法理论无不涉猎,坚持写作,散文作品屡见报端。这种全面的修养,使他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笔墨的游戏,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心灵的抒发。
艺术成就:荣誉与影响的见证
王胜芳的书法作品多次在省级以上的展览中展出并获奖,被湖南大学图书馆等机构收藏,更是在湖南张家界、贵州千户苗寨等风景名胜区刻留其书法匾额楹联,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2020年,《青少年书法报》“名家”专栏对他的书艺进行了整版推介,这是对他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他艺术影响力的一种认可。
王胜芳的书法艺术,是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更传递了一种文化的自信和对美的追求。在他的笔下,书法不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形式,而是与生活、与文化、与时代紧密相连的综合体现。他的艺术之路,是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交融的一次成功尝试,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