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物

《美在中国》——让中国精神在文艺高峰上闪亮 | 专访嵇雯翃

时间:2025-01-16 09:17:23 来源:zgwhb.cn 编辑:佚名 阅读:手机版

《美在中国》——让中国精神在文艺高峰上闪亮 | 专访嵇雯翃

 

《嵇雯翃:艺术与教育交融中的中国精神践行者》

嵇雯翃,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全国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荣获“五一”劳动奖章、教书育人标兵、名师、金牌教师等诸多荣誉,主持国家级、省、市级教育教学重点课题,出版论著《少儿陶泥创意制作》,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参与编写国标版美术教学用书,主持的特级教师工作室培养了大批优秀青年美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领域的成就斐然。然而,她并未局限于此,而是以对艺术无尽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积极投身于中国画的创作与研究前沿。

嵇雯翃在中国画的创作上成果丰硕。她的作品在中国美协主办的众多国家级美术展览上不断崭露头角,入选及获奖连连。这一系列的成就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勤思苦练,在寂寞孤独中的自觉努力。

嵇雯翃有着深刻的艺术理念。她秉持传承中国传统,表现时代气息及时尚审美的理念,深知美在中国是五千年文明沉淀的瑰宝,在新时代要将传统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她也积极融合全人类的优秀艺术作品和形式表现,对新工具材料及新形式表现有着浓厚兴趣并勇于探索实验,在审美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不断践行中国画时代审美表现及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创新。

在中国文艺的大框架下,嵇雯翃的艺术追求与中国精神相契合。中国文艺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愿景,而中国精神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文艺是中国精神的镜像,应当成为时代精神的风向标、民族精神的灯塔。嵇雯翃以自己的创作,在践行着“让中国精神在文艺高峰闪亮”这一使命。她的作品既从古老而充满活力的中国大地汲取灵感,又展现着时代的风貌。她如同众多文艺工作者一样,以笔墨丹青勾勒时代画卷,书写民族赞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她用自己的艺术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中国文艺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她是艺术与教育交融中中国精神的坚定践行者,也是激励更多人追求艺术与传承文化的楷模。

 

 

 姓名:嵇雯翃

职业:画家、教育工作者

教育背景:

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后于国家画院高研班结业,求学期间受教于桑建国先生、陆越子先生、毕宝祥先生以及王冠军先生,在诸位名师的言传身教下,积累了深厚艺术素养。

 

社会任职:

•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
• 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
• 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

•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协会会员

•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 江阴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 南京墨之轩特聘画家

荣誉成就:
• 教育领域:身为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与全国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斩获教育部颁发的 NOC 发明创新奖,荣获“五一”劳动奖章,还获评江苏省电化教育先进个人、无锡市美术名师、无锡市教书育人标兵,无锡市知识型职工,江阴市十大金牌教师,凭卓越教学荣获全国优质教学实践一等奖,江苏省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无锡市教师技能大赛特等奖,尤为突出的是,经她悉心辅导,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家、省、市级绘画大赛中荣获最高奖项,尽显其卓越的教学引导能力。

 

艺术创作:

钟情于中国画,秉持大国工匠精神投身创作与前沿研究,产出不少工笔画精品。在中国美协主办的国家级美术展上佳绩频传:
• 2024 年,《中国梦的守护者》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在广州美术馆、国家大剧院展出,被国家军事博物馆收藏。
• 2020 年,《舍寨烟雨》入选“第十届民族百花奖作品展”,被中国美协收藏。
• 2018 年,《小记者》入选“美丽中国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获入会资格并被收藏。
• 2017 年,《亲亲我的宝贝》入选首届“白山黑水美丽四平全国美展”。
• 2000 年,《荷风青尚》入选“民族魂国土情全国书画大奖赛”,被中国美协收藏。
• 2021 年,《故乡的记忆》在美国《人与自然》主题国际绘画大赛中入选并获奖。

艺术理念:

扎根中国传统绘画,融合时代气息与时尚审美,积极借鉴全球优秀艺术成果,大胆探索新工具、新材料与新形式,秉持独立审美思考,矢志推动中国画传承与时代创新。

 

 

 

嵇雯翃艺术欣赏

 

《中国梦的守护者》作者嵇雯翃

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入选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在首都国家大剧院展出,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站在这幅入选全国第14届美展的黑白画作前,晨练的空军战士们仿佛突破了二维的限制,挟着蓬勃朝气与使命感向我走来。画面摒弃了斑斓色彩,独留黑白二色,却将力量与坚毅雕琢得入木三分。

 

《中国梦的守护者》局部图

 持枪站立的战士,身姿挺拔似松,每一道硬朗的线条,都是对家国责任无言的宣誓;弓背前行的身影,满是奋进的姿态,脚步丈量的不只是训练场,更是通往守护之途的征程。背后现代的导弹车,宛如沉默又威严的巨兽,静静蛰伏,却时刻提醒观者这份守护背后的硬核底气。

“中国梦的守护者”这一名字,直白又滚烫。它没有丝毫的粉饰,精准点出画魂——这些年轻的空军战士,是理想的戍卫者,在晨霭未消时就磨砺自身,于无声处汇聚守护山河的伟力。他们用汗水、用青春,把日常训练淬炼成护卫中国梦的坚实壁垒,让我们身处安稳现世,仍心怀憧憬,无畏逐梦。这幅画不仅是艺术的凝练,更是时代精神的映照,激励着观者向这些幕后的热血先锋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与追随。

 

《畲寨烟雨》作者:嵇雯翃 尺寸120cm×240cm

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第十届”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收藏作品

 驻足在这幅荣获少数民族百花奖的收藏之作前,仿若踏入了一方诗意又朦胧的天地。烟雨如纱,轻覆着画面,晕染出一片如梦似幻的绿意,斑驳的肌理像是岁月悄声留下的吻痕,赋予画面独有的质感,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畲寨烟雨》局部图

 四位少女亭亭玉立,透明雨衣雨披非但没掩住她们的灵动,反倒为其添了几分俏皮。手持雨伞的姑娘,身姿婀娜,似从江南旧梦走来;弯腰系鞋带的那位,透着不经意的娇憨;低头的女孩,又藏起了几分羞涩心事。她们的神情,细腻又唯美,每一抹浅笑、每一次垂眸,都满是少女独有的温婉韵致。这幅画,不仅勾勒出雨中的倩影,更像是少数民族生活的诗意切片。烟火日常与温婉风情交织,在朦胧烟雨里,把民族的生命力、女性的柔美,用艺术的笔触永恒定格,让人沉醉其中,反复咂摸那份独属于民族文化的灵秀与浪漫。

 

《小记者》作者嵇雯翃 尺寸120cm×240cm

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并收藏、美丽中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获奖作品

 站在这幅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而诞生的获奖作品前,满目的鲜活与朝气扑面而来。画面里,五个孩子拿着照相机,姿态各异,灵动又俏皮,他们的眼眸中闪烁的,不仅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更是时代赋予的无畏探索欲。

身后那如鸟巢般的现代化建筑,是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绝佳注脚。它雄伟又充满科技感,无声诉说着岁月变迁,从往昔的质朴,一路蜕变至当下的摩登。孩子们身处其前,像是时代递出的接力棒有了青春的承接者。

 

《小记者》局部图

 《小记者》这个名字,平实又巧妙。它赋予孩子们特殊身份,他们是生活的记录者,用镜头捕捉时代浪潮里的碎金,将大时代的蓬勃与小人物的雀跃尽收囊中。这幅画于我而言,是岁月的留影机,勾起回忆也点燃希望,它让我们看到,改革开放的巨力,正通过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成长、憧憬与记录,持续焕发生机,未来也定将书写更多滚烫的新篇。

 

《素笺舞狮梦·韶华绘风华》作者:嵇雯翃 尺寸:200cm×240cm

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墨韵狮影·少年志》这幅作品中“墨韵”点出中国画的水墨韵味,“狮影”凸显舞狮画面主体,“少年志”赋予作品一股蓬勃向上的精气神,展现舞狮少年怀揣梦想。整个画面仿佛奏响一曲洋溢青春朝气的歌谣。

 

《窑畔童梦.古韵今声》作者:嵇雯翃 尺寸200cm×240cm

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美国国际人与自然主题绘画展中获奖

《窑畔童梦·古韵今声》:“窑畔”点明主体场景在窑洞旁边,“童梦”呼应少年童真无邪的状态,仿佛沉浸在独属于自己的梦幻里,“古韵今声”则是说古老的窑洞搭配鲜活的孩童,跨越时空,能在国展上向观众诉说往昔与当下。

古老的窑洞给画面蒙上一层岁月的薄纱,凸显出窑洞的古朴与历史感。小羊与少年的组合恰似一曲悠然牧歌,让画面灵动起来,增添不少生气,表现画面闲适有趣的氛围,整体清晰点明童真少年与小羊的核心画面,很有传统工笔的韵味。

 

《筑梦重器间》作者:嵇雯翃 尺寸:200cm×240cm

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凝视这幅作品,工业的磅礴气息裹挟着建设者们的热忱扑面而来。黑、白、灰交织的色调,奠定沉稳又坚毅的基调,似在诉说建设之路的厚重与质朴。淡淡的几抹色彩隐匿于后,宛如艰难征程里闪烁的希望微光。

四位工人置身于庞然大物般的机器与吊车之间,在吊钩下从容指挥,举手投足皆是专业与笃定。他们的身影与巨型机械形成反差,凸显出人力在改造世界时爆发的磅礴伟力。头顶巨大吊钩高悬,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更似奋进的号角,时刻提醒他们肩负的使命之重。背后吊车的剪影,是这场建设交响曲的无声音符,延展着画面的叙事空间。这不仅是一幅画,更是对无名建设英雄的诚挚礼赞,定格他们为时代添砖加瓦的热血瞬间,激励观者去探寻每座高楼、每项工程背后的匠心与汗水。

 

《亲亲我的宝贝》作者:嵇雯翃 尺寸120cm×240cm

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入选白山黑水·美丽四平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这幅作品亮点颇多,艺术表现力十足:

题材与文化融合:聚焦壮族女孩,将绣球、中国结这些极富民族特色的元素融入其中,浓郁的民族气息扑面而来,既凸显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又巧妙衔接传统与现代审美,借由文化符号,勾起大众对民族风情的共情,题材选择十分讨巧且用心。

构图巧思:斜向的构图打破常规的四平八稳,右高左低的布局充满动态感,让画面灵动活泼。中间正面抱绣球的女孩稳住重心,蹲姿与斜身观望的女孩丰富了画面层次,错落有致,引导观众视线流转,不会产生视觉上的呆滞感。

人物刻画:小写意的手法恰到好处,既能精准勾勒出壮族服饰的特色,像羊角般的头巾、膝盖上的绷带、色彩明艳的短裙,又赋予女孩们鲜活的神态,把少女的活泼俏皮一展无余,人物跃然纸上。

光影与背景处理:逆光感营造出朦胧氛围,为画面蒙上一层梦幻薄纱,增添艺术感染力。背景里鳞片般、云朵状的抽象处理,是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神来之笔,既不抢人物风头,又注入时尚的抽象气息,升华整体格调。

当然,细微处或许还有打磨空间,比如大面积朦胧背景下,人物主体的笔墨可以再适当加重,强化主次对比,让视觉焦点更加明晰;部分线条的衔接处,要是能更顺滑流畅些,整幅画的精致感还能再上一个台阶。但总体而言,这是一幅将民族元素、精妙构图与写意风格融合得相当出色的佳作。

 

《和风清尚》作者:嵇雯翃 尺寸80cm×80cm

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并收藏,民族魂国土请中国书画作品展收藏作品

画中少女席坐荷花丛,身着白纱、红饰点缀,手擎团扇,发揪俏皮,姿态温婉又灵动。泼墨重彩的荷花,既有张大千的神韵,又融入日式构成感,让画面在传统与东洋美学间找到平衡,晕染出淡雅又不失韵味的文人意境,满溢古风新韵,耐人寻味。

 

《鹤引青绿途》作者:嵇雯翃 尺寸40cm×60cm

 工笔之法精妙入微,仙鹤身姿灵动,白羽如雪,扭转脖颈添几分俏皮,背对观者却似引人入境。前路以直线勾勒,延展向青绿山水,承继王希孟之风韵,于现代笔触下尽显宋画的典雅细腻,满是文人的诗意与浪漫,叫人沉醉于这古韵今风交织的情境之中。

 

《古韵新声·鹭吟烟渚》作者:嵇雯翃 尺寸60cm×60cm

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这幅60×60的斗方作品巧妙融合宋画古韵与现代构成,营造出独特艺术氛围。画面中,一只白羽白鹭张嘴引吭,目光炯炯,似在雨雾中歌唱,生动捕捉瞬间神态,赋予画面灵动生机。

背景以米点皴绘就,烟雨朦胧的山水,如米芾笔下意境,增添悠远深邃的古典气息,墨色氤氲间,尽显传统笔墨韵味。

《古韵新声·鹭吟烟渚》这一名字,“古韵”点出宋画风格与米点皴等传统元素,“新声”强调现代构成形式,“鹭吟烟渚”描绘白鹭于烟雨中吟唱的画面,传达宁静悠远又富有活力的意境。

 

 

TAG标签: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