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之春》——翟玉龙|2025乙巳新年特展
前言
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
正如习总书记曾强调,“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
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的蜕变一般,艺术家们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脱胎换骨,涌现出新的创意与灵感。我们相信,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结晶,也将在观众心中激起新的波澜,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对智慧、对未来的渴望。
让我们在2025乙巳蛇年这个充满变化与可能的时刻,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走进这场丰富的艺术旅程。愿本次展览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启迪,以及未来创作与探索的源泉。
艺术之路,不仅仅是技巧的磨砺,更是精神的追求与时代的呼唤。在这条道路上,每一笔、每一色、每一形,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投射,都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无论是对自然的描摹,还是对人性的探索,艺术在本质上永远追求的是对真理的启示和对生命的尊重。
当我们站在“大美之春”的起点,眺望着那座“文艺高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更是未来的光明。每一位走在艺术之路上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点亮“中国精神之光”,让这份光辉照亮世界,温暖未来。
翟玉龙,字乐石,博雅轩主人。1960年生于北京,现为北京市师白研究会理事;北大资源学院文物专业教授;京海书画院副院长;文化部乡土艺术文津楼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和篆刻是中华文明象征之一。
翟玉龙少年时代就对书法和篆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1980年师从著名书法家苏适先生学习书法,后师从与我国著名画家、书法、篆刻家娄师白先生。在娄老的言传身教下,研习齐派风格的治印技法,不仅了解了齐白石大师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艺术风范,更对齐派的书法、篆刻有了进一步的领悟。恩师娄师白曾这样评价:“齐(白石)派诗、书、画、印四门绝技,玉龙独得两门。”
与恩师娄师白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