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物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彭松专访 安排:中国文化报道

时间:2024-10-18 09:18:47 来源:zgwhb.cn 编辑:佚名 阅读:手机版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彭松专访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彭松

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

 

彭松,江津人,中共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行书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青年书法家协会青少委副主任、理事;江津区书法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主席;彭松书画艺术学校—中昂校区、油溪校区、双福校区负责人。书法师从林建先生、周大全先生。取法以二王为主,参以盛唐和风墨迹。书法理想是:笔下既有晋唐人开拓潇洒通脱的骨气,又有雅致、高华不染一尘的精神品格。

入展获奖情况

2007年,入展巴渝风-重庆市青年书法家36人展

2009年,获重庆市书写经典专业组“二等奖”

2012年,获重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书法大赛“一等奖”(最高奖)

2016年,获首届重庆市青年书法纂刻大赛优秀奖(最高奖)

2018年,获重庆市第二届重庆市书法临摹大赛“优秀奖”(最高奖)

2016年,入展中国第四届西部书法纂刻作品

2018年,获重庆市第八届书法纂刻大赛优秀奖(最高奖)

2020年,入展中国临书大会

2021年,获重庆市情定四面山书法大赛优秀奖(最高奖)

2023年,被评为重庆市十佳中青年书法家(最高奖)

2024年,获重庆市第二届周永健新秀奖(最高奖)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韦烨星:彭老师,您的书法风格主要受到哪些传统书法大家的影响?


彭松:我小时得周大全先生启蒙,后得林健先生开化。林健先生授业于全国著名山水画家江友樵先生、全国著名书书法家周永健先生。林健先生得两位先生亲炙,忠实于碑帖融合。而我的书法则以王羲之王献之双钩墨迹为学习蓝本,所以二王一路的帖学书家对我影响极大。王羲之的恬淡自然;王献之的纵任潇洒;智永的典雅浑厚;虞世南的淡泊简远;苏东坡的朴郁,米襄阳的狂怪,赵子昂的儒雅,董香光的秀润……无不深刻影响着我。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韦烨星:作为目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美术家,您如何理解“培根铸魂”的意义?中国美术家应该在美育中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彭松:教育的真谛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人的思想境界、素质修养,因此,铸魂就是用知识提高人的素质修养。培根就是培育祖国的根基,注重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培根铸魂就是培养青少年的良好素养,加强知识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韦烨星:在您的创作和教学当中,是怎么样体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


彭松:我们艺术创作的中的“根”是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精湛的技法。只有不断夯实底层基础、手上功夫,才会有熟能生巧,才能巧能通神,“魂”才能有所立。在教学方面,每位学生都是一朵花,这朵花或开得娇艳美丽,或开得芬芳无比,或开得别有特色,哪朵花失去应有的颜色,或哪朵花营养不良,都需要老师精心的呵护,耐心的培养。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深刻的知道,每朵花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精准到每个学生的资质、秉性、审美倾向、接受能力、可塑造性等等来进行综合考量,再量身制定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案。真正的启智润心,都是因材施教那样科学的浇灌,而不是像工厂生产瓶盖一样千篇一律。对美的根本而言,美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包容性。不是所有花都一个颜色!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韦烨星: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艺术为人民”的?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的?


彭松: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必须坚持文化自信。但一个美术家、书法家要使自己的艺术之树长青,就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如果艺术家不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那么你的艺术作品只能是孤芳自赏,瓶中之花。艺术家只有心系民族复兴、推进强国建设这个伟业,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我作为重庆市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青年书法家协会青少委副主任,江津区书法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主席,这些年积极践行重庆市书协和上江津区文联的要求,着眼时代发展策划主题展览活动,把打响江津文化品牌,推动江津的书法事业繁荣作为契机,加强地区交流展览活动。每年春节都带领书法家深入社区、乡镇写春联、送福字,从中深切地体会到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韦烨星:文中提到彭松在近期作品中强调将笔扎入纸内,如何展现了古人的力透纸背的力量感?


彭松:线条的力度是书法的生命。力度就是力量在线条中的体现,判断书法线条的力度要全面,要通过表面现象看本质。线条表面无非是干笔、湿笔,浓笔、淡笔,粗笔、细笔等等,这些都是笔画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判断线条力度标准。比如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不健康,力量大不大,不能仅用胖和瘦、高和矮来衡量一样。那么,怎样理解书法线条的力度呢?主要的是看线条入纸了没有,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力透纸背”这才是本质。怎样才能达到力透纸背呢?必须做到中锋行笔,笔毫向下,如同铁锹挖地,只有这样,线条才能入纸,才会产生力度;否则,若偏锋行笔,笔豪躺纸,如同铁锹平地,难以入纸,也就不会产生力度。线条力度来源于积累,在积累中形成,在积累中爆发。积累需要时间,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产生变化,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线条的内部结构说,线条的力度来源于起笔,起笔要有爆发力,爆发力的强弱,决定着线条质量的好坏,表现了功夫的深浅。一句话,速度+胆量+功夫=力量感。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韦烨星:书法在近期的创作中是否有新的突破或特点?


彭松:首先,书法是一门精湛的笔墨技术,然后书法是通过笔墨技巧来表达书者的情感、思想。我们通常要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才能做到在技术上的精准无误,大多数人在这个第一个层面就停滞不前并乐在其中。当然早期的时候我也难免沦陷于那些美轮美奂的奇巧淫技,极尽花哨之能事,巴不得在作品上整个“马戏团”出来。后得林师当头棒喝,方醍醐灌顶:技术再漂亮也仅仅是技术,而已!后来忍痛放弃很多自以为的诀窍绝招,作品精神品格果然更上一层楼。这些领悟实际上不能算突破,悟后踏踏实实的修行才是成就自己的唯一道路吧。自此以后,我创作以手为指引,手随心动,心随境转,或绚烂或平淡,或激越,或彷徨。不以笔墨工拙计得失,而以笔墨写心迹为宗旨。

 


 

北京创荣时代中心 韦烨星:请谈一下您近期的工作和创作计划?


彭松:著名画家陈子庄先生有个论断一直指引着我:“我们作画,其社会的作用是牵引民族思想。只有在这种意义上,艺术方可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切不可好名贪利,把后人教坏了。我的思想体系是同意“物我一体”、爱己爱人的。无仁心,一切皆无。学艺术不为自己,也不只是为爱好。初则以之陶冶自己,然后逐渐扩大,想到国家、民族、人类”。这里面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教化全人类。我的近期乃至长期的计划和工作,就是集中精力不遗余力地“教育点化”我身边有潜质、有书法热情的弟子,为江津书法后备人才添砖加瓦。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社会人士普片重视硬笔书法而对毛笔书法不甚重视。殊不知毛笔书法才是美育的重点,书法在当今社会之于我们的价值,不仅仅是一种写字技艺,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文脉的一种延续。笔画的起承转合之间,蕴藏着中华文化五千年的积淀!

 

 


 

 

TAG标签: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