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祖国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专访吴宁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75年的风雨兼程,75年的砥砺前行。75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是国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觉醒,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时刻。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热爱与期盼。向祖国诉说,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寄托。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当代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人民艺术家”王蒙曾言,“新中国的命运也是我的命运。新中国的成立、发展、建设是我一生的经历,也是我创作的主题。”走过75年,有过多少奋斗拼搏,就有多少豪情激荡。千里奔涌,万壑归流。今日之中国,正在不断汇聚起澎湃的伟力。
新征程上,中国广大文艺创作者应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创作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作出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能够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精品,为繁荣发展中国美术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吴宁,字大宁,号江边外史,殘粒园主,清幽斋主。曾祖父吴滔,祖父吴徵,父亲吴宏。
吴宁,现为兰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甘肃省书画家研院画师,甘肃省科技界书画协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海峡两岸书画家协会高级创作员,并聘请海峡两岸文化大使,世界华人华侨艺术家联合会会员,被特授予“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2023年被CCTV 《艺术传承》栏目组特聘客座教授、艺术传承人。经国际非物质文化促进令、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委员会、中华艺术文化传承协会、中国书画艺术学院联合评审,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荣誉称号。吴门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
吴风墨韵
——吴宏 吴宁中国画作品展
野溪烟淡淡,拂水柳垂垂。忽闻人语响,鹭鸶去复回。
鹭鸶湾在石门县(现崇福镇)西郊,因水草丰茂,有鹭鸶栖息,故名鹭鸶湾。同治、光绪年间,“丹青大家”吴滔居于此,常观鹭鸶往来,因以“来鹭”名其堂。后“来鹭草堂”迁至县城西横街保安弄22号—24号。现为“吴滔纪念馆”。
吴滔(1840—1895),字伯滔,号铁夫、铁君、疏林、稣林,浙江石门(今桐乡)崇福镇人。自幼聪颖,无意功名,醉心于艺术,终年杜门挥毫,不预外事。能诗善画,尤擅山水,取法高古,苍秀沉郁,水墨淋漓,一洗枯槁甜俗之习,卓然成家,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吴秋农合称“三吴”。
吴滔有二子,长子吴衡,字涧秋,次子吴徵,字待秋,都是名画家。
吴待秋幼承家学,花卉师吴昌硕、李鱓,集明清诸名家之长而融汇一体,笔墨酣畅,宽博淳厚,高古疏淡,闲静雅逸。吴待秋与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合称“三吴一冯”,与赵叔孺、吴湖帆、冯超然同誉为“海上四大家”。
吴宏(1925-2015)字石耕,吴待秋次子。祖籍浙江,1950年在商业部参加工作,后支援大西北迁往甘肃兰州,于兰州商学院退休。
自幼承传家法,初学奚冈,后学清代“四王”和元代王蒙、黄公望、倪瓒等诸家名人山水画,摹古功夫甚厚,传统基本功扎实,非比一般。二十岁即显露头角,为陈叔通先生所赞赏并推荐向世。晚年作画则“谴去机巧,意冥玄化”,笔力墨韵甚为老辣。
吴宁,字大宁,号江边外史,殘粒园主,清幽斋主。为吴氏第四代传人,海派第三代传人。曾祖父吴滔,祖父吴徵,父亲吴宏。家学深厚,又有严父亲传,对于山水画的细微之处,皆能心领神会。吴宁谨遵庭训,大量临摹古人名作,尤喜文徵明、王翬,融西北之粗狂、刚劲,与江南之温润、婉约于一炉,所绘山水画已颇具自己之面貌。
《桐乡赋》有句:“吴伯滔四世丹青”。自吴滔始,传之吴衡与吴徵,再传吴彭与吴宏,至吴宁已是四世。吴氏丹青,传“来鹭”之精神,承“海派”之风雅,兼容并蓄,承古开新。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