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朝华章》——徐红卫作品迎春邀请展 | 2025
前言
“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在历史的长河中,华章是那些震撼人心的瞬间,是文明演进的激昂鼓点。从古老华夏的甲骨文开篇,一字一句,记录着王朝的兴衰、先民的智慧,开启了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序章,那是人类思想启蒙的璀璨华章。在时代的浪潮中,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基石。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深度变革的伟大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相互交融碰撞,催生出无限的艺术活力与创新可能。值此新旧交替、万象更新之际,《岁朝华章》全国优秀艺术家作品迎春邀请展应时而生。此次展览汇聚了众多杰出艺术家的心血之作,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描绘时代风貌,传承文化脉络,奏响新年的艺术序曲。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也寄托着对新岁的美好期许。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艺术盛宴,在岁朝的华章里,感受艺术的温度与力量,领略时代赋予艺术的全新内涵。《岁朝华章》全国优秀艺术家作品迎春邀请展不仅是一场艺术的聚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它为艺术家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感受艺术魅力、领略时代精神的窗口。这个春天让我们相约,在艺术的海洋中,共赏岁朝华章,迎接新一年的美好!
徐红卫,生于江苏南通,现居上海。笔名:泽芝,斋号:沐荷轩。一级美术师、人民艺术家网工作委员会理事、海派名人书画院艺术委员、典墨轩书画艺术馆馆长,陈福乐国画教学团队助教,书画艺术研习社副社长。自幼酷爱诗文书画,研习传统书画篆刻多年,坚信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广取博纳,擅长花鸟,精通工笔,没骨,小写意,并通过大量的写生及临摹,潜心钻研姊妹艺术与绘画的结合,形成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面貌。作品多次参加省、市、乃至全国书画大展,并多次获奖。作品被多家艺术单位、海内外收藏家所收藏。
墨韵荷魂——
徐红卫画荷艺术的审美意趣
女画家徐红卫以其独特的荷花系列作品引人注目。她的画作既承袭了传统文人画的笔墨精神,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创新意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领悟出一条独具个性的艺术形式。观其画作,犹如漫步荷塘,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能领略到现代艺术的清新气息。
一、笔墨新境:
徐红卫深谙传统笔墨之道,其用笔既有力度又不失灵动,墨色变化丰富而富有层次。她善于在枯湿浓淡的墨韵中,在宣纸上营造出荷塘的氤氲之气。荷叶的泼墨大胆豪放,荷花的勾勒细腻精致,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
在构图上,徐红卫突破了传统的程式化布局,采用大胆的截取式构图,将荷花的局部特写与整体意境相结合。她常常以夸张的透视关系,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感,使画面既有传统绘画的意境美,又具有现代艺术的视觉冲击力。
在色彩的运用上,徐红卫以传统水墨的韵律中,适当融入现代色彩理念。她以墨为主,辅以淡彩,在黑白之间点缀几抹亮色,既保持了文人画的雅致,又增添了画面的现代感。
二、意象重构:
徐红卫笔下的荷花,既有传统文人画中的高洁品格,又注入了现代人的生命感悟。她通过对荷花不同生长阶段的描绘,展现生命的轮回与永恒。含苞时的期待、绽放时的绚烂、凋零时的静美,都成为她表达生命哲思的载体。在艺术语言上,徐红卫将写意与抽象相结合。她以写意的笔法捕捉荷花的形态特征,又以抽象的构成形式表现荷塘的空间关系,使她的作品既具有传统绘画的意象美,又富有现代艺术的抽象美。徐红卫的荷花作品展现出鲜明的女性视角。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荷花的柔美,又以大胆的构图表现荷塘的气势,在柔与刚、静与动之间找到平衡,展现出女性画家独特的审美视角。
三、精神家园:
徐红卫的荷花创作源于她对自然的深切观察。她常常深入荷塘写生,在观察中捕捉荷花的形态特征,在体验中感悟荷塘的生命律动。这种对自然的亲近与感悟,使她的作品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在创作过程中,徐红卫注重心境的表达。她以荷花为载体,抒发对生命的感悟,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她的作品既是客观物象的再现,又是主观情感的表达,展现出画家的精神境界。
徐红卫的荷花艺术,犹如一曲悠远的古琴曲,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回响。她的作品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对现代艺术的探索,展现出中国画在当代发展空间,在她的笔下,荷花不仅是自然之物,更是精神的象征,是画家心灵的写照。这种将传统与现代、自然与心灵融为一体的艺术追求,使徐红卫的荷花艺术具有永恒的魅力。
撰稿:退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