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象》中国写意画精神与形式研究展
媒体支持
《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网》
《凤凰新闻》《文艺周刊》《中国文化报》《文化艺术网》
《中国艺术报》《环球艺术网》《中国艺术新闻网》
序
中国写意画,自古便是一场“心与物”的对话。它不拘泥于形似,而以笔墨为桥梁,将画者胸中丘壑、生命气象凝练为纸上乾坤。写意精神始终是中国艺术的核心基因。它不仅是技法,更是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照方式,是艺术家对世界本质的诗性诠释。
中国绘画艺术历经千载,始终以独特的哲学思辨与美学追求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其核心精神,不仅在于笔墨技法的传承与创新,更在于对“心象”这一艺术本体的深刻探索。中国画与传统哲学思想一脉相承,不以再现现实为终极目标,而以表达“心中真实”为至高追求。
本次展览以“心象”为题,旨在探究写意艺术中“精神”与“形式”的共生关系。“心象”者,乃心中之象,是艺术家将自我精神投射于画面的自然吐露,是内在情感与思想的外化物化。它既非眼中所见之实景,亦非机械复刻的客观物象,而是融汇了创作者的生命体验、文化积淀与哲学思考的艺术升华。
展厅中的每一幅作品,皆是艺术家以笔墨为舟楫,穿越表象世界、抵达心灵真实的航迹。枯润相生的墨色,虚实相生的构图,疾徐有度的笔触,这些看似随性的形式语言,实则是画家心性修为的镜像。当观者驻足凝视,或许能透过氤氲墨色,触摸到画家在创作瞬间的呼吸与悸动。
在当代语境下,写意精神并未固守传统范式,而是以开放姿态与时代共振。展览中呈现出新一代艺术家的探索:他们或以数字媒介解构水墨边界,或以综合材料重构空间意境,在坚守“写意内核”的同时,赋予其更具实验性的表达维度。这种传承与创新的激荡,恰似千年古木萌发新枝,印证着写意艺术生生不息的活力。
我们期待观者能暂离纷扰,在此开启一场静观内省的审美之旅。当目光游走于形神之间,当心灵共鸣于古今对话,或许能重新发现:中国写意画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一条通向东方智慧的精神甬道,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拾对生命本真的凝望与敬畏。
谨以此展,致敬千年文脉,致敬每一位在笔墨长河中追寻心象的艺术家。愿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能激荡出新的艺术哲思与人文回响。
展出作品欣赏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梅石图》
陆俨少
立轴 设色纸本
99×49 cm
款识:丙寅新正陆俨少于西子湖上晚晴轩
钤印:陆俨少 宛若
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花鸟》孙其峰
镜心 设色纸本
46×22 cm
款识:其峰写
钤印:孙
家书遥报菊花开,争奈天南客未回。
秋色料应人共瘦,晚香犹记手亲栽。
新霜篱落他乡梦,孤馆襟怀浊酒杯。
仿佛分携犹昨日,等闻辜负锦成堆。
《闽南五月》
周思聪
立轴 设色纸本
67×52 cm
款识:思聪墨戏
钤印:周思聪
黄斗笠下玉颜娇,惠女风情似海潮。
采石滩头留倩影,勤劳美德韵难消。
《忆闽南》
周思聪
立轴 设色纸本
67×52 cm
款识:己未初春思聪写意
钤印:周思聪
《东坡先生夜游图》
卢沉
立轴 设色纸本
98×47 cm
款识:甲子清明卢沉
钤印:卢沉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诚无垢》
张仃
立轴 水墨纸本
82×54 cm
题识:九六年盛夏图之它山张仃于京华并记
印文:它山 张仃之印
《西方有石屋》
张仃
立轴 水墨纸本
89×67 cm
题识:九六年春日它山张仃于京华
印文:它山 张仃
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
人谓客行乐,客行苦伤心。
《山野苍茫》
冯大中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 cm
题识:庚辰夏月伏虎草堂主人大中
印文:冯 大中之鈢
无量寿佛今寿皇,家传室授不老方。
九转丹砂一仁念,函四大海为寿乡。
《无量寿》
范曾
软片 设色纸本
180×97 cm
题识:岁在丁亥十翼范曾
钤印:范曾长寿 抱冲斋主
《牵牛花》
娄师白
立轴 设色纸本
99×34 cm
款识:三百石印富翁门下师白
钤印:师白
一江碧水向东流,几许鱼鹰寄泊舟。
芦岸人家何处去,匆忙行色已村头。
《漓江帆影》
娄师白
立轴 设色纸本
97×52 cm
题识:游桂林归后写此以记其意也师白
钤印:师白
光明顶上彩云飞,忽见仙桃石已归。
石去天涯无歇处,仍回松岭伴朝辉。
《山水》
黑伯龙
立轴 设色纸本
88×53 cm
款识:癸亥六月黄山归来写景伯龙
钤印:黑 伯龙
《报春》
萧淑芳
立轴 设色纸本
49×29 cm
题识:二零零二年初春画柱顶红萧淑芳
钤印:萧氏淑芳
《春风送暖上蓑藤》
崔子范
立轴 设色纸本
100×49 cm
款识:一九七八年四月子范
钤印:崔
《红叶幽禽图》
陈佩秋
立轴 设色纸本
67×45 cm
题识:健碧
钤印:陈佩秋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随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向日葵》
赵少昂
立轴 设色纸本
67×48 cm
题识:丁卯春写于岭南艺苑少昂
钤印:赵 少昂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岁朝清供》
孔小瑜
立轴 设色纸本
129×69 cm
题识:岁在辛未首夏曲阜孔小瑜摹古于沪上味青庐
印文:孔小瑜 思撷馆
穆穆鸾凤友,何年来止兹。
飘零失故态,隔绝抱长思。
翠角高独耸,金华焕相差。
坐蒙恩顾重,毕命守阶墀。
《林泉逸致》
袁晓岑
托片 设色纸本
94×68 cm
款识:袁晓岑写于藻鉴堂
钤印:晓岑画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水墨山水》
石壶
镜心 水墨纸本
49×48 cm
款识:石壶
钤印:石壶
《黄沙红柳走鸣驼》
徐庶之
镜心 设色纸本
68×45 cm
款识:一九八零年春写于乌鲁木齐庶之
钤印:徐庶之印
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
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
《花鸟》
许麟庐
镜心 设色纸本
68×67 cm
款识:八十一叟麟庐写于双鹅研斋晴窗下
钤印:许 麟庐
《葵蜀》
郑乃珖
立轴 设色纸本
64×55 cm
题识:璧叟
钤印:郑乃珖
《松趣图》
张朋
立轴 设色纸本
98×48 cm
题识:一九八零年元月张朋
钤印:张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