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产业

艺术个案研究 |谢立民:“松风入墨痕” | 2025

时间:2025-07-03 10:41:35 来源:zgwhb.cn 编辑:佚名 阅读:手机版

艺术个案研究 |谢立民:“松风入墨痕” | 2025

 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镜像,始终以感性形式编码着个体与时代的双重记忆。在全球化与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生态的当下,艺术创作已突破地域与媒介的藩篱,成为跨文化对话的活性载体。本研究以艺术家个案为棱镜,旨在穿透作品表层的形式美学,探求其背后交织的文化基因、心理图式与社会能量场。

传统艺术史研究常受限于风格演进线性叙事或天才论范式,易将艺术家简化为艺术运动的时间注脚。本课题则尝试构建“微观—中观—宏观”的三维研究模型:通过视觉符号的考古学解构(微观),还原个体创作系统的生成密码;借助跨地域艺术家社群的比较研究(中观),定位个案在文化迁徙中的坐标位移;最终连接后殖民理论、媒介生态学等视角(宏观),揭示艺术实践如何作为社会变革的隐形推手。方法论上,除图像志分析与档案梳理外,更引入数字人文工具进行创作母题的语义网络建模,并采用参与式民族志深入艺术家工作室,捕捉未被文本化的创作现场逻辑。

此研究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填补某艺术家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更试图回应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危机——当NFT艺术颠覆物质性、AI创作挑战作者主体性时,个案研究如何超越传记式书写,成为解码文化转型的密匙?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能为艺术社会学提供新的分析单元,同时启示文化机构构建更具生态性的艺术评价体系。

全文将以“创作语言的重构—文化身份的协商—社会介入的路径”为线索,在流动的现代性语境中,展开一场关于艺术主体性如何在不同权力场域中自我重塑的思想实验。这既是对个体艺术生命的深度凝视,亦是对艺术何为的当代诘问

 

谢立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工作于双流中学,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善画虎,亦作人物,其创作方法将西画、透视等表现手法与中国水墨韵味完美结合,重视画面虎与景的呼应,主次关系。艺术风格追求细腻生动,宁静野逸,苍润博大。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展,并获奖,《虎》与《熊猫》系列作品深受海内外爱好者和收藏家收藏。

艺术简历:2005年,作品《梦乡》参加四川省第一届美术书法摄影展中荣获二等奖

2005年,作品《惊风》参加四川省第二届西部阳光教师美术、书法作品展中获二等奖。

2010年,作品《独步秋林》参加上海世博会国际书画大展并被收藏。

2011年,作品《秋水无声》参加中国美协主办全国首届花鸟画大展。

2012年,作品《和谐图》参加四川省第六届新人新作展。

2012年,作品《山君威仪图》参加四川省第六届中学美术教师作品双年展荣获优秀奖

2013年,作品《林暗惊风》参加四川省第二届工笔画大展。

2015年,作品《虎》系列参加巴蜀画派首届青年提名展。

2017年,作品《熊猫》系列参加中英法艺术交流展。

2019年,作品《虎图腾》参加四川省第七届青年美术作品展。

2022年,作品《虎图腾》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颁发证书。

工作简历:20028月至20137月,工作与双流艺体中学,担任美术高考教学工作。20138月至今,工作于双流中学,担任美术教学工作。

 

 


 

 

 

 

 

 

 

 

 

 

 

 

 

文章关键字: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