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产业

踔厉奋发·如椽巨笔著华章 | 杨芝文 2025

时间:2025-07-02 16:07:19 来源:zgwhb.cn 编辑:佚名 阅读:手机版

踔厉奋发·如椽巨笔著华章 | 杨芝文 2025

 《百年奋斗激风雷,如椽巨笔著华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伟大号召“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导读

一、杨芝文:最为真实、自然的人物形象就是最美的

二、以审美自觉构建民族史诗——杨芝文的主题性美术创作

三、杨芝文艺术众家谈

四、杨芝文艺术作品欣赏

杨芝文,笔名知一,有竹居主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画院画家、沧州市美协写意画艺委会副主任、沧州市美协理事、沧州画院研究员、沧州市高新区美协副主席,中国画写意艺术研究会国画院院长,任伯年纪念馆特聘画家,沧州凯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在中国美协新文艺群体美术人才专题研修班、中国国家画院方向导师工作室高研班进修学习,沧州巨幅主题创作《大运沧州盛景图》、《砥柱中流•红色沧州》、《沧海百年巨变图》主创之一。出版有《名家浅析历代名画:奇石山石卷》-杨柳青画社,中国画院书画名家经典荟萃系列——杨芝文作品选。

2014年作品《山河染素暗生春》获河北省庆祝建国65周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14年作品《卢沟晓月》入选“炫彩北京情共筑中国梦——2014首届百名艺术家创作暨大型国际精品书画展”。

2016年8月参加“河海湖澜”纪念建党95周年廊坊、沧州、衡水中国画联。

2017年作品《雪润无声》入选“2017香港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沧州市电视台录制“美丽沧州-画家杨芝文:笔墨点彩家乡情写意情怀藏精神”专题片。

2018年荣获沧州市“2017年度全市文艺先进个人”称号。

2018年参加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邢台、廊坊、衡水、沧州“山、河、湖、海”情四市美术作品联展。

2019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2019年新文艺群体专题研修班”学习。

2019年参加“翰墨丹青颂伟业、协同发展铸辉煌”京津冀三城区政协书画展。

2019年作品《心源印记》入选中国美协“2019·大美观音山”首届全国中国画山水作品展。

2019年作品《小号手》入选中国美协“2019“视界”插图艺术展。

2019年作品《群英会》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河北选送作品展暨河北省美术作品展。

2020年作品《感恩》入选河北省美协“众志成城”河北抗疫主题美术作品展。

2020年作品《南排河记忆》入选第三届中国画双年展。

2020作品《寸绿寸金》入选中国美协“子恺杯”第十三届中国漫画大展。

2020作品《佳气山川秀》获中国美协“运河画脉,南田风骨”2020恽南田艺术双年展入会资格。

2020作品《家园.绿水青山》获中国美协“伯年国艺”全国山水画作品展入会资格。

2020年作品《铁狮千年镇守、运河一水连通》入选2020河北美术家大运河采风、写生、创作展。

2020年作品《锻造二组》入选2020河北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文艺创作美术摄影作品展。

2020年作品《数九听雪》入选2020“激情冰雪相约冬奥”-河北省迎冬奥美术作品展。

2020年作品《雪润无声》参加中国画院“馨远千年”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20年作品《家山沐霜华》参加任伯年纪念馆“全国百位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2021年作品《澡雪》入选“激情冰雪.相约冬奥”-全国群众美术作品展。

2021年作品《登灜听雪》参加“百年辉煌”中国画院名家书画作邀请展

2022年作品《梦萦家山》入选中国美协“青春之城、活力之都” 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2024年作品《运河连通、铁狮镇守》参加“大运河沿线书画摄影作品展”。

2024年作品《瀑洗层崖净世氛》参加“水韵文脉古郡新风”沧州·全国工笔画名家作品展。

2024年作品《凉山彝风》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河北省选送作品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河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2024年作品《沧州大化工业遗存》参加“同心向党喜迎国庆”——四川德阳·河北沧州书法美术摄影作品联展。

2024年作品《故山如梦》参加固本开新共铸盛境——中国工笔画学会新会员优秀作品展。

2024年作品《筑梦安澜》参加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访问学者•高级研修班结业作品展。

2024年作品《凉山彝风》《吼狮镇海》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沧州—雄安”书画作品展。

2025年作品《筑梦安澜》参加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

 

 

 

 

 

 

“文心墨相”   陈传席题

 

 

杨芝文艺术作品欣赏▽

古意新裁,墨韵流觞——论杨芝文山水画的守与变中国山水画,自古便承载着文人精神与天地哲思,或如荆浩之雄浑,或若倪瓒之疏淡,皆以笔墨为舟楫,渡人至心源之境。今观杨芝文画作,恍若见古人遗风,却又于传统肌理中裂变出时代新意,其笔下山川,非止摹形,更在传神;非止造境,更在问道。

 

沧海桑田   70cm× 50cm    2023年

 

大运河写生之二  50cm x 50cm   2024年

 

大运河写生之三   50cm x 50cm   2024年

 

以古为骨:传统法度的化境之功 杨芝文之山水,首重传统法脉。其构图深谙宋元遗韵,散点透视中见层峦叠嶂之纵深,斧劈皴、披麻皴交替生姿,似有范宽之苍莽,亦含黄公望之萧散。如《心源印记》一作,山石肌理如刀凿斧刻,皴擦之间隐现《溪山行旅图》之雄浑气魄,然其线条却不拘泥古法,时而以枯笔飞白勾勒山脊,于刚硬中见灵动,暗合石涛“笔墨当随时代”之论。其树法尤见匠心,枝干虬曲如篆籀,叶点疏密似星罗,近观有元人笔意,远眺则自成气象,恰如《文心雕龙》所言:“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大运河写生之四  50cm x 50cm   2024年

 

大运河写生之一   50cm x 50cm   2024年

 

烽火岁月  180cm× 200cm    2024年

 

以新为韵:现代审美的无声渗染 若仅止于古法,则杨芝文不过一匠人耳。其妙处在于,将现代视觉经验悄然熔铸于传统框架。观《家园·绿水青山》,画面虽以青绿为基调,却摒弃传统重彩之浓艳,代以水墨晕染之清透,山色空蒙处似有光影流转,分明暗含西画透视之思。更耐人寻味者,乃其空间解构之胆识:画中村落不循“三远”旧制,反以几何块面错落叠压,瓦舍俨然如立体主义碎片,然整体观之,仍不失“可居可游”之古典意趣。此种“破”与“立”的辩证,恰似六朝文论中“通变”之道——守其本而变其形,方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

 

渤海听潮    90cm× 180cm    2017年

 

渤海听潮    90cm× 180cm    2017年

 

佳气山川秀  230cm×180cm  2020年

 

龙羊峡-黄河锁钥天下安澜   138cm× 68cm    2025年

 

以心为源:生命诗性的笔墨显影 杨芝文尝言:“画者,心迹也。”其作品最动人处,莫过于将企业家之务实精神与文人画家之超逸情怀熔于一炉。《佳气山川秀》中,山势如铁,流云若弦,既有北派山水的雄强筋骨,又见南宗水墨的温润气韵。尤为难得者,是画面深处总隐现一线生机:或为云霭间几羽飞鸿,或为岩石泼墨内隐见汉画像车马出行图、敦煌耕牛图,看似闲笔,实为画眼。此中寄托,令人思及陶渊明“托体同山阿”之孤傲,亦暗合皇甫冉“彩云天仗合,玄象太阶平。佳气山川秀,和风政令行。”的诗意。画家以企业管理者的理性谋篇布局,却以诗人般的敏感捕捉万物呼吸,这种二元对立下的和谐,恰是其艺术张力的根源。

 

卢沟晓月   138cm× 70cm    2014年

 

梦萦家山  210㎝×180㎝   2020年

 

以时为镜:文化基因的当代转译 今人作传统山水,易陷两途:或泥古不化,沦为笔墨僵尸;或求新失度,堕入观念陷阱。杨芝文之可贵,在于以“在地性”激活传统基因。其画中常见运河帆影、冀中村落,将地域风貌提炼为符号,再以文人画笔墨重构,使古典范式与当代乡愁共振。此种“温和的叛逆”,恰如钱钟书论诗:“旧传统里出新东西,不是撕破旧传统,而是把旧传统加以新综合。” 

 

家园.绿水青山   180cm×90cm  2020年

 

沧州南川老街   138cm× 70cm    2024年

 

山水的第三种可能 杨芝文之艺术,非古非今,亦古亦今。他以传统为舟,却不行复古之河道;借现代为帆,却不逐先锋之浪潮。其画作中的山川,既是倪云林笔下的无人之境,又是海德格尔诗中的“栖居之地”——在机械轰鸣的时代,为漂泊的现代灵魂提供一片可凝神静观的山水。此等境界,非技法的叠加所能至,乃文化自觉与生命体悟交融后的化境。昔年董其昌论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杨芝文游走于商海与艺林之间,或许正是这份“跨界”的淬炼,终使其笔墨既载道,亦载魂。

 

筑梦安澜     138cm× 68cm    2025年

 

心源印记   190cm× 210cm    2019年

 

山河染素暗生春   210cm× 170cm    2014年

 

澡雪南川楼   138cm× 70cm    2024年

 

沧州大化工业遗存    138cm× 70cm    2024年

 

山乡夜话   138cm× 68cm    2025年

 

梦里依稀是家山   180cm× 200cm    2020年

 

香山碧云寺   46cm x 34cm   2024年

 

香山写生之水泉院   46cm x 34cm   2024年

 

京郊塔洼写生  46cm x 34cm   2024年

 

古镇早市   180cm× 230cm    2019年

 

锻造二组   180cm× 230cm    2019年

 

凉山彝风   180cm× 230cm    2020年

 

文章关键字: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