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教育

《卓越教师教学能力标准》

时间:2021-12-27 17:25:31 来源:zgwhb.cn 编辑:佚名 阅读:手机版

编者按:12月18日,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的卫星会议系列活动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联合探月教育者发展中心,发布“卓越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简称“能力标准”),引用本文档信息,请标明来源: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 (2021). 卓越教师教学能力标准. 取自https://teacherstandards.cn/teacherstandards

一、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实现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需要建设一支践行“四有好教师”标准,当好“四个引路人”,坚守“四个相统一”,人人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的教师队伍,以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面对新要求,各地相继涌现出卓越的教育实践者,在中小学探索培育核心素养的“中国模式”。与此同时,更多教师需要提升专业能力以落实课程改革精神。

研制《卓越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旨在以清晰的框架描述教师胜任核心素养教育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标准中“卓越教师”即胜任核心素养教育的教师,“教学能力”指教师在各种教学场景中有效开展教与学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成为卓越教师的核心准则。

本标准希望服务以下四类人群:在职教师、教师教育者、教育管理者、教师教育研究者。针对在职教师,标准可以用于引领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针对教师教育者,标准可以用于指导教师发展项目的设计和效果检验。针对教育管理者,标准可以用于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针对教师教育研究者,标准可以作为构建理论框架和设计研究工具的参考。

1.基本理念

理念一:落实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

教师应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关注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理念二:以学习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和需求,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建构,做到因材施教。

理念三:开展教学研究,持续改进教学

教师应有意识地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收集并分析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资料,应用研究结果指导自己的教学决策,不断反思并持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1.教学愿景

教师以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发展的目标和衡量学生进步的标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引导学生在真实性情境中建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内容如下。

(1)素养化的学习目标。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育人目标,明确学生完成学习后应获得的核心素养,包括应掌握的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

(2)情境化的学习体验。引入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的真实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

(3)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创造安全、尊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教师和学习资源的支持下,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开展学习。

(4)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基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地制宜选择、整合和开发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且高质量的学习资源。

(5)多元化的学习评价。综合使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收集并分析多种形式的学生发展证据,应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并改进教师的教学。

二、教学能力结构

核心素养教育的三个典型教学场景为“学习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与改进”,教师需要发展一系列能力,以胜任上述教学场景中的具体工作。标准将相关能力按教学场景进行组合,形成了包括3项一级能力、14项二级能力的教学能力结构。

1.png

三、教学能力内容

1.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

1.1 开发培育核心素养的课程

行为描述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方案设计中,以核心素养及其进阶发展为目标,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构建一组纵向递进、横向关联的课程主题,形成学习单元序列;在课程设计中适宜地关联其他学科相关内容,在单元间和单元内都体现出(跨)学科知识的发展、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深化以及认识世界方式的建构。

观测点

1.1.1【体现素养导向】依据学科的学业内容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对每个阶段学习过程中和结束后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进行准确描述和解释说明。

1.1.2【组织课程内容】依据课程标准,从目标、概念、主题、任务、活动等角度,选择并灵活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体现(跨)学科认识发展的学习单元。

1.1.3【明确学习进阶】用多种形式呈现核心素养发展的路径,并能清楚地刻画出具体事实、学科核心概念与跨学科观念之间的关系。

1.1.4【设计课程实施】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调查设计、推理论证、建构模式、权衡决策、解决问题等实践体验,建立知识关联,外显问题解决思路,逐渐形成认识世界的方式。

1.2 确定学习目标

行为描述

依据课程目标、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描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养成的核心素养,并基于单元目标制定聚焦重点、具体可行、可评估的课时学习目标。

观测点

1.2.1【描述单元目标】分析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国家课程校本化方案的单元学习主题和课程内容,形成数量合理、能够被学生理解的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应清晰呈现学生在完成单元学习后应该获得的核心素养。

1.2.2【制定课时目标】对单元目标进行拆解,形成具体、可评估的课时学习目标;课时目标要聚焦重点,能描述出学生在认知、行为和情感态度上的关键变化,即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将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以及认同什么。

1.2.3【体现进阶特点】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阶撰写学习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素养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1.3 分析学习过程

行为描述

分析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规划从学习起点到达成学习目标的完整学习路径,预测并分析不同类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可能产生的迷思,探索解决思路和方法。

观测点

1.3.1【确定学习起点】分析不同类型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基础,包括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状态,以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1.3.2【规划学习路径】分析不同类型学生从学习起点到达成学习目标需要经历的问题解决过程,将其转化为学习任务,形成学习路径。

1.3.3【预测难点和迷思】预测不同类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即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和可能产生的迷思(即认识误区),分析难点和迷思的产生原因以及可能影响。

1.4 选择教学策略

行为描述

综合考虑学情、课程内容、学科特点等因素,依据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针对难点和迷思展开研究并形成解决方案,支持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观测点

1.4.1【依据学习目标】综合考虑学情、课程内容、学科特点等因素,为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匹配恰当的教学策略,支持具体学习目标的达成,如:选择概念图、演示等策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选择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策略促进学生的持久理解;使用个性化反馈、引导反思等策略发展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选择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策略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

1.4.2【激发学生主体性】教学策略从整体上体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组织学生主动学习而非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机会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1.4.3【解决难点和迷思】针对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学生可能产生的迷思,与其他教师展开充分、广泛的交流,从成功经验和研究资料中甄选有效策略,形成解决难点和迷思的详细方案。

1.5 配置学习资源

行为描述

综合考虑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差异化需求,为不同类型学生配置适量的学习资源;在合理使用已有学习资源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发本地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认同本地文化。

观测点

1.5.1【配置适量资源】依据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教学策略匹配适量的学习资源,避免资源过载加重学生认知负担,或资源不足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

1.5.2【满足差异化需求】综合考虑学生在达成学习目标过程中共性和个性的资源需求,依据学情配置差异化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

1.5.3【评估资源质量】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学习资源的选择、改编和开发,依据检测标准评估资源质量,确保向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来源准确、可信。

1.5.4【发掘本地资源】结合学习目标发掘本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促进学生了解、热爱自己的家乡,提高文化认同。

2.构建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2.1 营造学习环境

行为描述

引导学生共建相互尊重、积极投入的学习文化,示范并促成平等、有爱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因地制宜创新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充满安全感、归属感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

观测点

2.1.1【共建学习文化】营造平等开放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协商不同意见,共建并践行学习公约,建立相互尊重、自主负责、积极投入的学习环境。

2.1.2【建立积极关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师生交往中示范建立积极关系的行为模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关心;通过恰当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产生安全感和集体归属感。

2.1.3【创新学习空间】根据学习目标、课程主题和学生兴趣设计学习空间,通过在桌椅摆放、学习资源呈现、学生成果展示等方面的创新,激发、维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所有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2.2 引导探究学习

行为描述

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愿,引导学生提出适于探究的问题,使用多元教学策略和资源,有序推进探究过程;持续关注学生的探究进展和困难,及时调控进程,支持探究走向深入,促进学生反思并改进探究过程及结果。

观测点

2.2.1【引导问题生成】根据真实性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分析情境中的信息,提出并优化探究问题。

2.2.2【鼓励提出方案】针对所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鼓励学生形成完整的探究方案。

2.2.3【表征探究过程】使用生成性板书、阶段性作品展示等呈现形式,将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成果表达出来,辅助学生建构和外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2.4【支持探究深入】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结合评价标准,在课堂巡视中通过多种形式(如对话、指导、示范)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帮助,发现学生探究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或理解,实时加以利用,推动探究走向深入,提升探究质量。

2.2.5【促进反思改进】鼓励学生交流、展示不同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探究结论,发现探究过程和推理论证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形成更合理的探究思路和结论,提升探究能力。

2.3 开展合作学习

行为描述

设计需要学生合作才能完成的相倚任务,围绕学生合作能力发展的难点开展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合作的水平以及小组合作实际状态,给予差异化支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承担更多责任,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持续发展。

观测点

2.3.1【发布合作任务】发布相倚的任务,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才能达成任务目标,且合作任务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学习和应用新的合作技能才能完成。

2.3.2【外显合作价值】根据学习目标,将学生分成规模适当的小组,示范并引导学生以可见的方式(如进度表、项目墙)清晰展现小组目标和小组进展,庆祝小组达成的阶段性成就,帮助学生持续理解合作的意义、价值。

2.3.3【发展合作技能】运用适切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合作技能(如积极倾听、有效沟通、践行小组合作规则等),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应用新技能,并解决技能应用中遇到的困难。

2.3.4【支持冲突解决】发现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冲突,支持学生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如缺乏信任、缺少共识、逃避责任),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讨论解决方法,建设性地解决冲突问题。

2.3.5【反思合作过程】引导学生定期进行结构化反思,梳理合作过程中个体和集体的表现,分析合作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个体和集体可以改进的地方。

2.4 支持自主学习

行为描述

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目标,辅助学生规划自主学习路径,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选择恰当方式介入学习难点以支持学生体验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组织学生通过交流和反思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观测点

2.4.1【制定学习规划】引导学生认同自主学习的价值,清晰理解自主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协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规划,形成具体的学习路径。

2.4.2【提供学习支持】根据学情和自主学习目标设计自主学习支架(如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进度表、自主学习资源等),结合学校实际适时引入学习管理平台,支持学生高效开展自主学习。

2.4.3【调节学习进程】依据班级整体学习节奏调节学生个体的学习进程,选择恰当方式介入学习难点,如插播讲解、示范演示、一对一辅导等,支持所有学生经历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

2.4.4【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学生对照自主学习目标和规划,交流自主学习中的困难,分享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反思、优化自主学习过程,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2.5 促进迁移应用

行为描述

在学生经历完整学习过程后创设新问题情境,营造积极尝试、容忍失败的学习氛围,支持学生主动应用所学解决问题,为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适切的帮助以实现迁移,引导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观测点

2.5.1【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既与所习得知识、技能、情意相联系,又在主题、内容上相异的问题情境,学生需要灵活应用所学才能解决该问题。

2.5.2【支持主动迁移】共情学生面对新问题情境的畏惧情绪,营造积极尝试、容忍失败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理解失败的价值,促进学生在新情境中自发、主动地迁移应用所学解决新问题。

2.5.3【帮助实现迁移】向迁移应用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迁移示例、可行的迁移策略等支持,帮助学生实现迁移,并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及时总结新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方法、策略和原则。

3.使用评价促进学与教

3.1 设计评价方案

行为描述

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价方案体现“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注重激发学生主体性,灵活使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和方法,让学习目标达成的过程和结果能够被观测和检验。

观测点

3.1.1【从学习目标出发】从学习⽬标出发设计有效的评价⽅案,全面且有重点地考察学生达成预期目标的程度,为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依据与支持。

3.1.2【体现以评促学】评价方案整体上体现“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学生参与,不仅关注学⽣的学习成效,而且把评价作为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学⽣学会主动利用评价促进学习。

3.1.3【评价贯穿学习始终】综合使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对学生发展的整体认识,重视使用过程性评价,及时反映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

3.1.4【丰富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不局限于纸笔测验,而是灵活多样,综合采用提问、讨论、作业、表现性任务、成长记录袋多种方式收集资料,评价主体、评价结果呈现等方面也可做多样化探索。

3.2 强化过程性评价

行为描述

在日常教与学中灵活运用过程性评价,收集并记录过程性评价证据,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提供反馈,引导学生利用过程性评价调控自己的学习。

观测点

3.2.1【记录学生成长】灵活运用过程性评价,采用多种形式收集证据,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勾勒每个学生的发展轨迹。

3.2.2【提供恰当反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反馈时机,灵活使用多种形式和视角的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表现。

3.2.3【促进学习调控】引导学生应用过程性评价结果,客观分析学习质量并提出改进计划,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应用评价结果调控学习的能力。

3.3完善终结性评价

行为描述

创新终结性评价形式,提升终结性评价的综合性、探究性、应用性与开放性,帮助学生理解终结性评价的任务与标准,准确评价学生的素养水平,以恰当方式反馈评价结果,引导学生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

观测点

3.3.1【明确评价标准】在学习活动伊始,结合终结性评价的作答样例、作品样例,与学生一起讨论评价标准,分析符合评价标准的行为和作品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能够证明自己已达成学习目标。

3.3.2【创新评价形式】因地制宜探索考试之外的终结性评价形式,如调查报告、探究论文、视频、演讲、模型制作等,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以了解其素养发展水平。

3.3.3【推进命题创新】创新考试命题,增加终结性评价题目的综合性、探究性、应用性与开放性,提升纸笔测验真实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能力。

3.3.4【基于标准评价】基于评价量规,按照规范的评价流程对学生的作答、作品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识别潜在的评价偏差,借助团队的力量进行等级校准,保证评价结果专业、公平、公正。

3.3.5【反馈评价结果】基于考试或表现性任务的评分结果,使用合适的方法展示学生在相关学习目标上的增值,杜绝公开学生分数和成绩排名,选择适合的反馈时机和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评价结果,识别优势和短板,明确改善成绩、作品或表现的策略,激发学生下一步的成长。

3.4基于评价反思并改进教学

行为描述

持续记录教学实践,结合评价证据分析具体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提炼并保留有效做法,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参考研究资料提出改进措施,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改进教学。

观测点

3.4.1【收集教学证据】能够收集足够的教学资料以分析自己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学资料除了过程性及终结性评价证据之外,还包括课堂录像、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其他教师的观课反馈等。

3.4.2【分析教学行为】以评价证据作为分析教学有效性的基础,综合其他证据,清晰区分并表征有效教学行为和待改进的教学行为,厘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4.3【提出改进方案】针对待改进的教学行为进行原因分析,查阅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资料,选择被证明有效的做法,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

3.4.4【持续改进教学】实施改进方案,并持续收集和分析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以确定改进方案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行动研究法,不断定义问题、分析原因改进教学行动,反思成效。

四、项目团队

专家组成员: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授,专家组组长

刘 坚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专家组共同组长

宋 萑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专家组副组长

李源田 重庆市教委原副主任

赵德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评价专家

嵇成中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组成员:

李晓琦 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

于 璇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生物特级教师

赵继红 北京十一学校教育家书院院长

陈咏梅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康翠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 研究员

张 阳 探月学院社会科学教研组组长

朱 徽 探月教育者发展中心标准研究负责人,项目组副组长

协调组成员:

郑 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项目协调组组长

王熙乔 探月教育创始人,项目协调组共同组长

甘秋玲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合作部主任,项目协调人

TAG标签: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