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物

艺术个案研究 | 刘宣:“画布上的对话” | 2025.5

时间:2025-05-18 08:55:16 来源:zgwhb.cn 编辑:佚名 阅读:手机版

艺术个案研究 | 刘宣:“画布上的对话” | 2025.5

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镜像,始终以感性形式编码着个体与时代的双重记忆。在全球化与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生态的当下,艺术创作已突破地域与媒介的藩篱,成为跨文化对话的活性载体。本研究以艺术家个案为棱镜,旨在穿透作品表层的形式美学,探求其背后交织的文化基因、心理图式与社会能量场。

传统艺术史研究常受限于风格演进线性叙事或天才论范式,易将艺术家简化为艺术运动的时间注脚。本课题则尝试构建“微观—中观—宏观”的三维研究模型:通过视觉符号的考古学解构(微观),还原个体创作系统的生成密码;借助跨地域艺术家社群的比较研究(中观),定位个案在文化迁徙中的坐标位移;最终连接后殖民理论、媒介生态学等视角(宏观),揭示艺术实践如何作为社会变革的隐形推手。方法论上,除图像志分析与档案梳理外,更引入数字人文工具进行创作母题的语义网络建模,并采用参与式民族志深入艺术家工作室,捕捉未被文本化的创作现场逻辑。

此研究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填补某艺术家系统性研究的空白,更试图回应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危机——当NFT艺术颠覆物质性、AI创作挑战作者主体性时,个案研究如何超越传记式书写,成为解码文化转型的密匙?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能为艺术社会学提供新的分析单元,同时启示文化机构构建更具生态性的艺术评价体系。

全文将以“创作语言的重构—文化身份的协商—社会介入的路径”为线索,在流动的现代性语境中,展开一场关于艺术主体性如何在不同权力场域中自我重塑的思想实验。这既是对个体艺术生命的深度凝视,亦是对艺术何为的当代诘问。

 

刘宣   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1991—1993中央美术学院第六届创作研修班,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画家。 多年从事艺术教育、绘画创作,曾先后赴德国、奥地利、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韩国交流考察,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美术作品展,并有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美术馆、艺术机构、个人收藏。 2014年于上海、宁波举办个人展览,展出作品80余幅。


 

 

在自然与心灵间构建诗意 

—— 刘宣画作赏析

刘宣,这位在艺术领域不断探索前行的画家,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和深刻的艺术表达,在当代画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画作犹如一扇窗,透过它,观者得以窥见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

 

《查济红叶》70×70cm 布面丙烯 2017

 

刘宣的绘画风格融合了多种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他早年接受传统绘画写实功底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其作品中,无论是描绘皖南乡村美景,还是古老的徽派文化建筑院落,都能看到对物象精准的把握和细腻的刻画。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单纯的写实,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西方现代艺术潮流,从塞尚开始的演变,尤其是贾克梅蒂的绘画解构,以及波纳尔梦幻般的绚丽色彩,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查济小院》80×80cm 布面丙烯 2008

 

他巧妙地将西方艺术中的形式表现、色彩运用与东方绘画的笔墨神韵、超凡脱俗的意境相结合。在他的画布上,色彩不再仅仅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成为了表达情感和构建意境的有力工具。有的作品色彩明丽,如春日绽放的繁花,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愉悦;有的则笔墨酣畅,似山间奔腾的溪流,展现出自由奔放的气质。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拼接,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消化与吸收,形成了一种既不脱离传统绘画情结,又具有现代感的独特风格。

 

《东乡》80×60cm布面丙烯2021

 

在创作理念上,刘宣试图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他用理性分析形式与形式关系存在的合理性,如同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在画布上构建起稳固的结构。每一个线条的走向、每一块色彩的分布,都经过精心的考量。然而,在这理性的框架之上,他又让感性自由流淌。面对自然,他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更是一个参与者。眼前的真实和心中的 “真实” 在他心中同样重要,他努力抓住心灵感受、形式、语言三者碰撞后产生的火花。

 

《红墙》布面油画 50x60cm

 

他认为艺术创作的关键在于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述说方式,将自然物象转换为重新构建的心中 “真实”。多年来在皖南坚持写生创作,乡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四季变幻的景色,透射在院墙上的阳光,都能激起他心中的感动和创作欲望。他将这些感动融入到作品中,赋予作品以生命和灵魂。这种创作理念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又充满了对理想境界的憧憬。

 

《廊桥古樟》50×50cm 布面丙烯 2020年

 

从艺术价值来看,刘宣的作品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在文化传承方面,他将东方绘画的传统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相结合,为传统绘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如中国写意绘画中的闲适和优雅,笔墨之间流淌着千年文化的积淀。同时,他又借鉴西方艺术的创新精神,为传统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老树》布面油画 50x60cm

 

其次,在审美层面,他的作品给观者带来了丰富的审美体验。那些充满诗意的画面,或是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致,或是色彩斑斓的抽象表达,都能触动观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使人们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涤荡,引发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再者,他的创作探索精神也为其他艺术家提供了借鉴。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平衡,刘宣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农舍》布面油画 50x50cm

 

刘宣的画作是他内心世界的映照,也是他对艺术不懈追求的见证。他在自然与心灵之间构建起了一座诗意的桥梁,通过画笔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魅力和启示的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人性的关怀,以及艺术的无限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他的作品将在艺术史上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记,持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屏山》60×60cm 布面丙烯 2017

 

《屏山秋色》80×80cm 布面丙烯 2017

 

《秋日》60×80cm 布面丙烯 2019年


《秋意》50×30cm 布面丙烯 2019

 

《上升的云》80×80cm 布面丙烯 2019

 

《堂云小景》30×40cm 布面丙烯 2021年


《心灯》60×50cm 布面油画 2012

 

《心愿》60×80cm 布面油画  2014


《烟雨江南》200×50cm×4 布面丙烯 2016年


《枝》50×6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众生》60×80cm 布面油画 2019

 

文章关键字:    
反馈